菢字的意思和解釋
菢
⺾部 共11畫 上下結構 U+83E2 CJK 基本漢字
菢字概述
〔菢〕字拚音是(bào),部首是⺾部,總筆數是11畫。
〔菢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艸抱)組成。
〔菢〕字倉頡碼是TQPU,五筆是ARQN,四角碼是4411.2。
〔菢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3E2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3762,UTF8:E88FA2。
菢的國語辭典解釋
菢 bào ㄅㄠˋ
詳細解釋
動
◎禽鳥孵卵。
唐 · 韓愈《薦士》詩:“鶴翎不天生,變化在啄菢。”明 · 徐光啟《農政全書 · 卷四一 · 牧養 · 六畜》:“養雞不菢法:母雞下卵時,日逐食內夾以麻子喂之,則常生卵不菢。”
菢的兩岸詞典解釋
菢字的翻譯
to incubate; to brood; to hatch
ausbrüten, brüten
(mot antique) couver
ホウ ボ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