菵字的意思和解釋

wǎng

⺾部 共11畫 上下結構 U+83F5 CJK 基本漢字

⺾ 部

11 畫

8 畫

上下結構

12225431415

wǎng

mong5

4422.7

U+83F5

E88FB5

TBTV

AMUN

菵字概述

〔菵〕字拚音是(wǎng),部首是⺾部,總筆數是11畫

〔菵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艸罔)組成。

〔菵〕字倉頡碼是TBTV,五筆是AMUN,四角碼是4422.7

〔菵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3F5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3781,UTF8:E88FB5

菵的意思

wǎng ㄨㄤˇ

基本解釋

〔~草〕一種生在田裏的草,可作飼料。亦稱“水稗子”。

詳細解釋

“菵草”( wǎngcǎo ):別稱菵米、水稗子。一年生草本植物。夏秋開花,多生於水邊潮濕處。全草和果實可作飼料三衣濡菵露,一菵飛煙空。——劉禹鍚《送僧方及南謁柳員外》

菵字的翻譯

ボウ モ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