菻字的意思和解釋

lǐn

⺾部 共11畫 上下結構 U+83FB CJK 基本漢字

⺾ 部

11 畫

8 畫

上下結構

12212341234

lǐn

lam5

4499.4

U+83FB

E88FBB

TDD

ASSU

菻字概述

〔菻〕字拚音是(lǐn),部首是⺾部,總筆數是11畫

〔菻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艸林)組成。

〔菻〕字倉頡碼是TDD,五筆是ASSU,四角碼是4499.4

〔菻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3FB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3787,UTF8:E88FBB

菻的意思

lǐn ㄌㄧㄣˇ

基本解釋

〔拂~〕古時指東羅馬帝國。

蒿類植物。

詳細解釋

——“拂菻”( Fúlǐn):我國古代稱東羅馬帝國。

má ㄇㄚˊ

基本解釋

古同“”。

菻的古壯字釋義

讀音rum。 雜草。

菻的國語辭典解釋

lǐn ㄌㄧㄣˇ

詳細解釋

蒿類植物的總稱。

《說文解字 · 艸部》:“菻,蒿屬。”

菻的兩岸詞典解釋

lǐn ㄌㄧㄣˇ

詳細解釋

古代對蒿類植物的統稱。

菻字的翻譯

artemisia; (Cant.) a flower-bud

リ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