萃字的意思和解釋

cuì

⺾部 共11畫 上下結構 U+8403 CJK 基本漢字

二級漢字 通用字

⺾ 部

11 畫

8 畫

上下結構

形聲字

12241343412

cuì

seoi6

4440.8

U+8403

E89083

TYOJ

AYWF

萃字概述

〔萃〕字拚音是(cuì),部首是⺾部,總筆數是11畫

〔萃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艸卒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萃〕字倉頡碼是TYOJ,五筆是AYWF,四角碼是4440.8

〔萃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403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3795,UTF8:E89083

〔萃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

萃的意思

cuì ㄘㄨㄟˋ

基本解釋

草叢生,草茂盛的樣子。

聚集。~集。~聚。薈~。出類拔~。

古同“”,憔悴。

姓。

詳細解釋

形容詞

1.形聲。從艸,卒聲。本義:草叢生的樣子。

2.同本義。

,草盛貌。 《集韻》

bush;

3.通“”。

萃辱(勞苦和屈辱);萃惡(臉色憔悴)

wan and sallow;

4.通“” 。

萃萃(崒崒。巍巍高大的樣子)

towering;

動詞

引申為聚集,聚攏。

翡翠脅翼而來兮。 司馬相如《長門賦》縉紳、大夫、士於左丞相府,莫知計所出。 文天祥《指南錄 · 後序》萃於一堂

薈萃(會集);萃止(聚集。止,語尾助詞);萃次(匯總並按次序編列);萃萃(聚積的樣子);萃叢(聚集的樣子)

assemble; gather;

名詞

群,類。聚在一起的人或事物。

出於其類,拔乎其 《孟子 · 公孫醜上》

萃類(同類;同僚)

gathering of people or collection of things;

萃的國語辭典解釋

cuì ㄘㄨㄟˋ

詳細解釋

1.草叢生茂盛的樣子。

《集韻 · 去聲 · 泰韻》:“萃,艸盛貌。”

2.勞苦、憔悴。

《荀子 · 富國》:“勞苦頓萃而愈無功。”漢 · 王充《論衡 · 異虛》:“睹秋之零實,知冬之枯萃。”

1.棲息、停止。

《詩經 · 陳風 · 墓門》:“墓門有梅,有鴞萃止。”

2.聚集。

《左傳 · 宣公十二年》:“楚師方壯,若萃於我,我師必盡,不如收而去之。”《楚辭 · 屈原 · 天問》:“蒼鳥群飛,孰使萃之?”

人文薈萃。

同類、群類。

《文選 · 陸機 · 謝平原內史表》:“擢自群萃,累蒙榮進。”

出類拔萃。

萃的兩岸詞典解釋

cuì ㄘㄨㄟˋ

詳細解釋

1.匯集。

薈萃、萃聚、萃於一身。

2.指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。

出類拔萃。

3.《易經》六十四卦之一。參見【六十四卦】。

4.姓。

萃字的翻譯

dense, thick, close-set; to collect together; hexagram ䷬

se réunir, se grouper

スイ ズイ サイ セ シュツ ジュチ あつま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