萊字的意思和解釋

lái

⺾部 共11畫 上下結構 U+840A CJK 基本漢字

⺾ 部

11 畫

8 畫

上下結構

12213434234

lái

loi4

4490.8

U+840A

E8908A

TDOO

ASWW

萊字概述

〔萊〕字拚音是(lái),部首是⺾部,總筆數是11畫

〔萊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艸來)組成。

〔萊〕字倉頡碼是TDOO,五筆是ASWW,四角碼是4490.8

〔萊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40A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3802,UTF8:E8908A

萊的意思

lái ㄌㄞˊ

基本解釋

藜。

〔~菔〕蘿蔔的別稱。

古代指郊外輪休的田,亦指田廢生草:“政煩賦重,田~多荒”。

萊的國語辭典解釋

lái ㄌㄞˊ

詳細解釋

1.植物名。藜科藜屬,一年生草本。葉卵形,質柔形闊,邊緣呈鋸齒狀。有香氣,嫩葉可食。

2.不耕種而蔓草叢生的田地。

《周禮 · 地官 · 縣師》:“而辨其夫家人民田萊之數。”

3.雜草、穢草。

《詩經 · 小雅 · 十月之交》:“徹我牆屋,田卒汙萊。”唐 · 孔穎達 · 正義:“萊者,草穢之名。”

4.國名。春秋時為齊靈公所滅。故址約在今大陸地區山東省黃縣東南。

5.姓。如春秋時晉國有萊駒。

除草。

《周禮 · 地官 · 山虞》:“若大田獵,則萊山田之野。”

萊的兩岸詞典解釋

lái ㄌㄞˊ

詳細解釋

1.植物名。一年生草本。葉卵形,質柔形闊,邊緣呈鋸齒狀。有香氣,嫩葉可食。初夏開黃綠色小花,莖老時可用來作木杖。

2.《書》雜草。

草萊。

3.《書》休耕而雜草叢生的田地;荒地。

田萊。

4.姓。

萊字的翻譯

goosefoot, weed; fallow field

Weißer Gänsefuß , Lai (Eig, Fam)

(nom de certaines plantes sauvages)​

ライ 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