萎字的意思和解釋
萎
⺾部 共11畫 上下結構 U+840E CJK 基本漢字
萎字概述
〔萎〕字拚音是(wěi,wēi,wèi),部首是⺾部,總筆數是11畫。
〔萎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艸委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萎〕字倉頡碼是THDV,五筆是ATVF,四角碼是4440.4。
〔萎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40E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3806,UTF8:E8908E。
〔萎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。
萎的意思
萎 wěi ㄨㄟˇ
基本解釋
◎幹枯衰落。~謝。~蔫。~頓(亦作“委頓”)。~靡。~縮。枯~。
詳細解釋
動詞
1.形聲。從艸,委聲。本義:[植物]枯槁、凋謝。
2.同本義。
萎,蔫也。 《廣韻》萎,草木枯死。 《集韻》雖萎絕其何傷兮,哀眾芳之蕪穢。 《楚辭 · 離騷》萎,草木菸也。 《一切經音義》九引聲類無木不萎。 《詩 · 小雅 · 穀風》
萎絕(草木枯落);萎枯(幹枯);萎敗(枯萎);萎悴(枯萎;憔悴)
wither; wilt;
3.引申指病危。
哲人其萎乎? 《禮記 · 檀弓上》。注:“萎,病也。”雖萎絕其亦何傷兮! 《楚辭 · 離騷》
萎約(身體患病並陷窮困);萎折(死亡);萎哲(指有才智者之死亡);萎絕(死亡;消亡)
be critically ill;
4.衰落;衰弱 。
萎悴(衰落);萎餧(因饑餓而衰病。餧,同“馁”)
decline; weaken;
萎的國語辭典解釋
萎 wēi ㄨㄟ
詳細解釋
動
1.草木枯黃。
《詩經 · 小雅 · 穀風》:“無草不死,無木不萎。”
枯萎。
2.衰病。
《禮記 · 檀弓上》:“泰山其頹乎?梁木其壞乎?哲人其萎乎?”漢 · 鄭玄 · 注:“萎,病也。”
形
◎衰頹、不振奮。
《魏書 · 卷六一 · 薛安都傳》:“民人萎𫗪,無以濟之。”
萎靡不振。
萎的兩岸詞典解釋
萎字的翻譯
wither, wilt
geistlos, lustlos , verdorren, verblühen, verwelken (V)
se dessécher, se flétrir, se faner, flétri, sans âme
イ ワイ エ ズイ ニ なえる しぼ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