萯字的意思和解釋

bèi

⺾部 共12畫 上下結構 U+842F CJK 基本漢字

⺾ 部

12 畫

9 畫

上下結構

122352511134

fù,bèi

fu6

4480.6

U+842F

E890AF

TNBC

AQMU

𰰷

萯字概述

〔萯〕字拚音是(fù,bèi),部首是⺾部,總筆數是12畫

〔萯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艸負)組成。

〔萯〕字倉頡碼是TNBC,五筆是AQMU,四角碼是4480.6

〔萯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42F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3839,UTF8:E890AF

萯的意思

fù ㄈㄨˋ

基本解釋

〔王~〕古書上說的一種植物。

萯的國語辭典解釋

fù ㄈㄨˋ

詳細解釋

1.一種藥草。即王萯。

《說文解字 · 艸部》:“萯,王萯也。”《禮記 · 月令》:“王瓜生,苦菜秀。”漢 · 鄭玄 · 注:“今《月令》雲:‘王萯生。’”

2.一種草。

《管子 · 地員》:“其種大萯細萯,白莖青秀以蔓。”唐 · 尹知章 · 注:“萯,草名。”

bèi ㄅㄟˋ

詳細解釋

參見“萯陽”條。

萯的兩岸詞典解釋

fù ㄈㄨˋ

詳細解釋

1.《書》一種藥草。即王萯。

2.《書》一種草。

萯字的翻譯

フウ フ ハイ ベ ブ バ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