萹字的意思和解釋

biān biǎn pián

⺾部 共12畫 上下結構 U+8439 CJK 基本漢字

三級漢字

⺾ 部

12 畫

9 畫

上下結構

形聲字

122451325122

biān,biǎn,pián

pin1

4422.7

U+8439

E890B9

THSB

AYNA

萹字概述

〔萹〕字拚音是(biān,biǎn,pián),部首是⺾部,總筆數是12畫

〔萹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艸扁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萹〕字倉頡碼是THSB,五筆是AYNA,四角碼是4422.7

〔萹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439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3849,UTF8:E890B9

〔萹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三級字表中。

萹的意思

biān ㄅㄧㄢ

基本解釋

〔~蓄〕又名“扁竹”,一種藥草。

詳細解釋

另見 biǎn。

biǎn ㄅㄧㄢˇ

詳細解釋

另見 biān。

萹的國語辭典解釋

piān ㄆㄧㄢ

詳細解釋

參見“萹蓄”條。

biǎn ㄅㄧㄢˇ

詳細解釋

萹豆:植物名。一年生草本植物。夏間結實成莢,莢果成新月形,內含白色或黑色種子。可供食用或藥用。也作“扁豆”。

萹的兩岸詞典解釋

biǎn ㄅㄧㄢˇ

詳細解釋

植物名。即萹豆。一年生草本。莖蔓生,花為白色或紫色,莢果扁平彎曲,呈新月形,是常食用蔬菜。也作“扁豆”。

piān ㄆㄧㄢ

詳細解釋

參見【萹蓄】。

萹字的翻譯

grass

ヘン ベ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