葦字的意思和解釋
葦
⺾部 共12畫 上下結構 U+8466 CJK 基本漢字
葦字概述
〔葦〕字拚音是(wěi),部首是⺾部,總筆數是12畫。
〔葦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艸韋)組成。
〔葦〕字倉頡碼是TDMQ,五筆是ANKH06 ANKG98 ANHH86 ,四角碼是4450.6。
〔葦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466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3894,UTF8:E891A6。
葦的意思
葦 wěi ㄨㄟˇ
基本解釋
①蘆葦。《説文•艸部》:“葦,大葭也。”《廣韻•尾韻》:“葦,蘆葦。”宋沈括《夢溪補筆談》卷三:“予今詳諸家所釋,葭、蘆、葦,皆蘆也。則菼、薍、萑,自當是荻耳。”《詩•豳風•七月》:“七月流火,八月萑葦。”孔穎達疏:“初生為葭,長大為蘆,成則名為葦。”《漢書•終軍傳》:“南越竄屏葭葦,與鳥魚同羣,正朔不及其俗。”唐顧況《宿湖邊山寺》:“蒲團僧定風過席,葦岸漁歌月墮江。”
②變動貌。《漢書•王莽傳中》:“懼然祗畏,葦然閔漢氏之終不可濟。”顔師古注:“葦然,變動之貌也。”
③通“緯”。編織。《莊子•列禦寇》“河上有家貧恃緯蕭而食者”唐陸德明釋文:“緯,織也。蕭,荻蒿也。織蕭以為畚而賣之。本或作葦。”
葦的國語辭典解釋
葦的兩岸詞典解釋
葦字的翻譯
reed
Schilf, Ried, Reet, Rohr, Schilfrohr (S, Bio), drängen, hetzen (V)
roseau
イ あ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