蒲字的意思和解釋

⺾部 共13畫 上下結構 U+84B2 CJK 基本漢字

一級漢字 通用字

⺾ 部

13 畫

10 畫

上下結構

形聲字

1224411251124

pú,bó

pou4

4412.7

U+84B2

E892B2

TEIB

AIGY06 AISU98 AIGY86

蒲字概述

〔蒲〕字拚音是(pú,bó),部首是⺾部,總筆數是13畫

〔蒲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艸浦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蒲〕字倉頡碼是TEIB,五筆是AIGY06 AISU98 AIGY86 ,四角碼是4412.7

〔蒲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4B2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3970,UTF8:E892B2

〔蒲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

蒲的意思

pú ㄆㄨˊ

基本解釋

多年生草本植物,生池沼中,高近兩米。根莖長在泥裏,可食。葉長而尖,可編席、製扇,夏天開黃色花(亦稱“香蒲”)~黃(蒲的花粉)。~棒。~草。~絨。~扇。

指“菖蒲”~節。~月(指農曆五月)。

庵,用草蓋的圓形屋。

古同“”,匍伏。

姓。

詳細解釋

名詞

1.形聲。從水丱,浦聲。本義:植物名。香蒲。

2.同本義。

,水草也。可以作席。 《說文》與荷。 《詩 · 陳風 · 澤陂》共其葦之事。 《周禮 · 澤虞》。注:“以為席。”男執璧。 《周禮 · 大宗伯》。注:“蒲為席,所以安人。”

蒲甸兒(亦作“蒲墊”。用蒲草編的坐墊);蒲柳(比喻身微低賤);蒲草毛窩(一種用蒲草編成的深幫圓底鞋子,裏麵雜有雞毛、蘆花等物);蒲鞭示辱(以薄為鞭,薄罰示恥);蒲帆(用蒲葉編成的船帆)

cattail;

3.菖蒲 。

蒲節(端午節);蒲人(以菖蒲紮成的人像);蒲酒(菖蒲酒);蒲練(用蒲之纖維織成的布);蒲艾(菖蒲與艾草)

calamus;

4.即今人所稱“水楊”。也稱“蒲楊”、“蒲柳”。

不流束 《詩 · 王風 · 揚之水》

蒲柳(植物名,即水楊。質性柔弱且又樹葉早落,所以用來比喻衰弱的體質);蒲姿(蒲柳之姿);蒲楊(蒲柳)

big catkin willow;

5.用草蓋的圓頂屋 。

蒲屋(茅屋);蒲室(茅屋);蒲庵(草庵)

covering of thatched cottage;

6.樗蒲 。古代一種遊戲,像後代的擲色子。

蒲戲(樗蒲之戲);蒲弈(樗蒲之戲)

dice;

7.同今“葡萄” 。

蒲萄;蒲陶;蒲桃。

grape;

8.古邑名。

Pu prefecture;

9.春秋衛地,戰國屬魏。在今河南省長垣縣。

10.春秋晉地,在今山西省隰縣西北。

11.姓。

漢有蒲昌、蒲遵。

動詞

伏地而行。

奉壺飲冰以伏焉。 《左傳 · 昭公十三年》

蒲伏(匍匐。伏地而行);蒲服(蒲伏,伏地膝行);蒲望(蒲伏)

crawl;

蒲的國語辭典解釋

pú ㄆㄨˊ

詳細解釋

1.植物名:(1)香蒲的簡稱。參見“香蒲”條。(2)菖蒲的簡稱。也稱為“蒲子”。參見“菖蒲”條。(3)蒲柳的簡稱。參見“蒲柳”條。

2.地名:(1)春秋時衛國屬地。故地約在今大陸地區河南省長垣縣境。(2)春秋時晉國屬地。故地約在今大陸地區山西省永濟縣。

3.姓。如清代有蒲鬆齡。

蒲的兩岸詞典解釋

pú ㄆㄨˊ

詳細解釋

1.植物名。指香蒲。多年生草本。多生於河溝,葉子狹長,花穗俗稱蒲棒。嫩芽可食;根莖可釀酒;葉子可製蒲包、蒲團、編席等。也作“蒲草”、“蒲菜”。

2.植物名。指菖蒲。多年生草本。生長在水邊,根莖粗壯,葉狹長,開淡黃色花。全草是提取芳香油、澱粉及纖維的原料,根莖可以做藥材。民俗在端午節把它和艾蒿結紮成束,懸掛以避邪。

3.用於地名。蒲州,舊府名,府治在今山西永濟縣西。

蒲劇。

4.姓。

蒲字的翻譯

type of rush; vine

Riedgras (S)​, Schilfgrase (S)​, Pu (Eig, Fam)

roseau-massue, acorus

ブ ホ フ ハク バク かま が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