蒿字的意思和解釋
蒿
⺾部 共13畫 上下結構 U+84BF CJK 基本漢字
蒿字概述
〔蒿〕字拚音是(hāo,gǎo),部首是⺾部,總筆數是13畫。
〔蒿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艸高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蒿〕字倉頡碼是TYRB,五筆是AYKK06 AYMK98 AYMK86 ,四角碼是4422.7。
〔蒿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4BF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3983,UTF8:E892BF。
〔蒿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蒿的意思
蒿 hāo ㄏㄠ
基本解釋
①二年生草本植物,葉如絲狀,有特殊的氣味,開黃綠色小花,可入藥(亦稱“青蒿”、“香蒿”)~萊(雜草,喻草野百姓)。
②氣蒸出的樣子。
③消耗。
詳細解釋
名詞
1.形聲。從艸,高聲。本義:草名。有白蒿、青蒿、牡蒿、臭蒿等多種。特指青蒿。
2.即青蒿。
呦呦鹿鳴,食野之蒿。 《詩 · 小雅 · 鹿鳴》
celery wormwood;
3.蒿子 ,蒿屬的一種植物。引申為野草的意思。
蒿艾(即艾蒿。一種野生的草。泛指野草);蒿棘(蒿草與荊棘);蒿藜(蒿和藜。泛指雜草;野草);蒿蓬(蒿草與蓬草)
wormwood;
動詞
1.又
蒿目時艱(形容對時局憂慮不安)
2.物之精氣蒸出的樣子 。
蒿蒸(蒸騰貌);蒿蒿(形容氣體浮生的樣子)
vapor;
3.用同“薅”。
我把花子腿砸折了,把淫婦鬢毛都蒿淨了。 《紅樓夢》
pull up; pull out;
4.憂煩;憂慮不安 。
蒿惱(騷擾;打擾;煩惱);蒿目(憂慮不安);蒿然(憂煩;憂慮不安);蒿憂(為世事憂慮)
worry;
蒿的國語辭典解釋
蒿 hāo ㄏㄠ
詳細解釋
名
◎菊科艾屬植物的通稱。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。有青蒿、白蒿等數種。
《爾雅 · 釋草》:“蘩之醜,秋為蒿。”晉 · 郭璞 · 注:“醜,類也。春秋各有種名,至秋老成,皆通呼為蒿。”
動
◎消失、消耗。
《國語 · 楚語上》:“若斂民利以成其私欲,使民蒿焉忘其安樂而有遠心,其為惡也甚也。”三國吳 · 韋昭 · 注:“蒿,耗也。”
形
◎氣體蒸出的樣子。
《禮記 · 祭義》:“其氣發揚於上為昭明,焄蒿萋愴,此百物之精也,神之著也。”漢 · 鄭玄 · 注:“蒿,謂氣烝出貌也。”
蒿的兩岸詞典解釋
蒿字的翻譯
mugwort, artemisia; give off
Wermut (S), Hao (Eig, Fam)
armoise
コウ よも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