蓐字的意思和解釋

⺾部 共13畫 上下結構 U+84D0 CJK 基本漢字

二級漢字 通用字

⺾ 部

13 畫

10 畫

上下結構

形聲字

1221311543124

juk6

4424.3

U+84D0

E89390

TMVI

ADFF

蓐字概述

〔蓐〕字拚音是(),部首是⺾部,總筆數是13畫

〔蓐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艸辱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蓐〕字倉頡碼是TMVI,五筆是ADFF,四角碼是4424.3

〔蓐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4D0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4000,UTF8:E89390

〔蓐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

蓐的意思

rù ㄖㄨˋ

基本解釋

陳草複生,引申為草墊子,草席。~婦(產婦)。~母(接生婆)。坐~(臨產)。

詳細解釋

動詞

1.形聲。從艸,辱聲。本義:陳草複生。

2.同本義。

,陳草複生也。 《說文》。徐鍇係傳:“陳根更生繁縟也。…言草繁多也。”

grow aftergrass;

3.吃飽 。

蓐馬餉軍(讓馬吃飽,讓士兵吃好);蓐食(吃飽吃好;豐厚的飲食)

have eaten one's fill; be full;

名詞

1.草席;草墊。

謂之茲。 《爾雅》。注;“茲者,蓐席也。”左追 《左傳 · 宣公十二年》。注:“在左者追求草蓐為宿備。”疏:“蓐,謂臥土之草。”範乃令軍中食。 《後漢書 · 廉範傳》

蓐母(產婆,接生婆);蓐婦(產婦;生產之婦女);蓐勞(中醫病名。此病因產時不順,疲累過度,產後氣血衰弱,調養失宜,導致虛邪侵入,陰虛成勞);蓐食(早晨未起身,在床席上進餐。謂早餐時間很早)

straw mat;

2.通“”。坐臥時鋪在床椅上麵的墊子,褥子。

有重疾,臥七年。 《後漢書 · 趙岐傳》

mattress;

3.蠶蔟。用麥稈等做成,蠶在上麵做繭。

,蔟也。 《說文》

a small bundle of straw;

4.古國名 。地在 汾水流域,春秋時為 晉國所滅。

Ru State;

蓐的越南字釋義

同“𩠸”。

蓐的國語辭典解釋

rù ㄖㄨˋ

詳細解釋

1.草席、草墊。

《爾雅 · 釋器》:“蓐謂之茲。”晉 · 郭璞 · 注:“茲者,蓐席也。”

2.床上的墊褥。亦借指床。

《後漢書 · 卷六四 · 趙岐傳》:“有重疾,臥蓐七年。”《文選 · 李密 · 陳情表》:“而劉夙嬰疾病,常在床蓐。”

蓐的兩岸詞典解釋

rù ㄖㄨˋ

詳細解釋

1.《書》草席;床上墊褥。亦借指床。

蓐席、臨蓐(臨產)。

2.姓。

蓐字的翻譯

straw bed mat; rushes

hetzt, saust , Matte, Abbaumatte (S)

natte, tapis, jonc, paille

ジョク ニク しと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