蓟字的意思和解釋
蓟
⺾部 共13畫 上下結構 U+84DF CJK 基本漢字
蓟字概述
〔蓟〕字拚音是(jì),部首是⺾部,總筆數是13畫。
〔蓟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艸𬶀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蓟〕字倉頡碼是TNMN,五筆是AQGJ,四角碼是4412。
〔蓟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4DF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4015,UTF8:E8939F。
〔蓟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蓟的意思
蓟 jì ㄐㄧˋ
基本解釋
◎多年生草本植物,花紫色,可入藥,亦稱“大薊”。
詳細解釋
名詞
1.形聲。從艸,魝 jiè聲。本義:薊屬植物的泛稱。
2.同本義 。多年生直立草本。有大薊和小薊兩種。莖和葉有刺和白色軟毛,初夏開紫紅色花。全草供藥用。嫩莖葉可食用或作飼料。
羅平薊;貢山薊。
thistle;
3.古州名 。唐開元十八年置。治所在漁陽(今天津市薊縣)
Ji prefecture;
4.古縣名。
Ji county;
5.薊縣。秦置。治所在今北京城西南。
6.縣名。在天津市北部,鄰接北京市和河北省。秦置無終縣,隋改漁陽縣,明入薊州,1913年改為薊縣。
蓟字的翻譯
genus Cirsium, thistles; surname
Kratzdisteln , Distel (S)
chardon, cirsiu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