蓲字的意思和解釋
蓲
⺾部 共14畫 上下結構 U+84F2 CJK 基本漢字
蓲字概述
〔蓲〕字拚音是(qiū,ōu,xū,fū),部首是⺾部,總筆數是14畫。
〔蓲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艸區)組成。
〔蓲〕字倉頡碼是TSRR,五筆是AAKK,四角碼是4471.6。
〔蓲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4F2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4034,UTF8:E893B2。
蓲的國語辭典解釋
蓲 ōu ㄡ
詳細解釋
名
◎植物名。即刺榆。榆科刺榆屬,落葉喬木。樹皮為條狀剝裂,呈灰色。枝條強韌,皮孔隆起顯著。葉橢圓形,邊緣有整齊鋸齒,脈胳明顯。果實扁狀歪椎形,頂部有狹翅。木質可供製造器具、農具。
《山海經 · 海內南經》:“其實如欒,其大若蓲。”清 · 郝懿行 · 疏:“蓲,刺榆也。”
蓲字的翻譯
キュウ ク シュ ウ オウ オ 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