蓳字的意思和解釋

jǐn

⺾部 共14畫 上下結構 U+84F3 CJK 基本漢字

⺾ 部

14 畫

11 畫

上下結構

12212212511121

jǐn

4410.4

U+84F3

E893B3

TTLM

AAKG

蓳字概述

〔蓳〕字拚音是(jǐn),部首是⺾部,總筆數是14畫

〔蓳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艸堇)組成。

〔蓳〕字倉頡碼是TTLM,五筆是AAKG,四角碼是4410.4

〔蓳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4F3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4035,UTF8:E893B3

蓳的意思

jǐn ㄐㄧㄣˇ

基本解釋

同“”,一種野菜。亦稱“旱芹”。

蓳的國語辭典解釋

jǐn ㄐㄧㄣˇ

詳細解釋

蓳菜。

《說文解字 · 艸部》:“蓳,艸也。根如薺,葉如細柳。蒸食之。甘,從艸,堇聲。”

蓳的兩岸詞典解釋

jǐn ㄐㄧㄣˇ

詳細解釋

《書》蓳菜。根如薺,葉如細柳,可食。

蓳字的翻譯

キン すみ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