蕖字的意思和解釋

⺾部 共14畫 上下結構 U+8556 CJK 基本漢字

二級漢字 通用字

⺾ 部

14 畫

11 畫

上下結構

12244115151234

keoi4

4490.4

U+8556

E89596

TESD

AIAS

蕖字概述

〔蕖〕字拚音是(),部首是⺾部,總筆數是14畫

〔蕖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艸渠)組成。

〔蕖〕字倉頡碼是TESD,五筆是AIAS,四角碼是4490.4

〔蕖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556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4134,UTF8:E89596

〔蕖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

蕖的意思

qú ㄑㄩˊ

基本解釋

〔芙~〕見“”。

古書上指芋頭。

詳細解釋

名詞

1.芙蕖。荷花的別名 。

蕖華(即蓮花);蕖影(蓮花影);蕖耦(即蓮藕)

lotus;

2.芋頭。

,芋也。 《廣雅》。王念孫疏證:“芋之大根曰蕖。蕖者,巨也,或謂之於芋魁,或謂之莒。”

taro;

蕖的國語辭典解釋

qú ㄑㄩˊ

詳細解釋

參見“芙蕖”、“蒗蕖”等條。

蕖的兩岸詞典解釋

qú ㄑㄩˊ

詳細解釋

參見【芙蕖】。

蕖字的翻譯

lotus, water-lily

lotus

キョ ゴ い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