蕣字的意思和解釋

shùn

⺾部 共15畫 上下結構 U+8563 CJK 基本漢字

⺾ 部

15 畫

12 畫

上下結構

122344345354152

shùn

seon3

4425.2

U+8563

E895A3

TBBQ

AEPH06 AEPG98 AEPH86

蕣字概述

〔蕣〕字拚音是(shùn),部首是⺾部,總筆數是15畫

〔蕣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艸舜)組成。

〔蕣〕字倉頡碼是TBBQ,五筆是AEPH06 AEPG98 AEPH86 ,四角碼是4425.2

〔蕣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563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4147,UTF8:E895A3

蕣的意思

shùn ㄕㄨㄣˋ

基本解釋

即“木槿”,一種灌木。

詳細解釋

名詞

木槿,夏季開花,早開晚落,僅榮一瞬。

,木堇。朝華暮落者。從草,舜聲。 《說文》顏如華。 《詩 · 鄭風 · 有女同車》。榮不終期,蜉蝣豈見夕? 郭璞《遊仙詩》

蕣華(木槿之花。朝開暮謝);蕣榮(木槿花);蕣顏(蕣花似的容顏。常比喻美貌之短暫)

shrubalthea;

蕣字的翻譯

hibiscus

Straucheibisch

シュン あさがお むく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