蕺字的意思和解釋

qiè

⺾部 共15畫 上下結構 U+857A CJK 基本漢字

二級漢字 通用字

⺾ 部

15 畫

12 畫

上下結構

122251122111534

jí,qiè

cap1

4415.3

U+857A

E895BA

TRJI

AKBY

蕺字概述

〔蕺〕字拚音是(jí,qiè),部首是⺾部,總筆數是15畫

〔蕺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艸戢)組成。

〔蕺〕字倉頡碼是TRJI,五筆是AKBY,四角碼是4415.3

〔蕺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57A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4170,UTF8:E895BA

〔蕺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

蕺的意思

jí ㄐㄧˊ

基本解釋

〔~菜〕多年生草本植物,莖上有節,葉互生,結蒴果。莖和葉有腥味,全草入藥。亦稱“魚腥草”。

蕺的國語辭典解釋

jí ㄐㄧˊ

詳細解釋

植物名。三白草科蕺菜屬。葉卵形而互生,夏開淡黃色小花,莖葉皆有臭氣,故俗稱為“魚腥草”。其地下莖可食,全草可入藥,治水腫、淋病、子宮炎、月經不順等,亦可作利尿劑、解毒劑等。

蕺的兩岸詞典解釋

jí ㄐㄧˊ

詳細解釋

參見【蕺菜】。

蕺字的翻譯

Houttuynia cordata, fish mint

Houttuynia cordata

シュウ ショウ どくだ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