藿字的意思和解釋
藿
⺾部 共19畫 上下結構 U+85FF CJK 基本漢字
藿字概述
〔藿〕字拚音是(huò,hé),部首是⺾部,總筆數是19畫。
〔藿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艸霍)組成。
〔藿〕字倉頡碼是TMBG,五筆是AFWY,四角碼是4421.4。
〔藿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5FF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4303,UTF8:E897BF。
〔藿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藿的意思
藿 huò ㄏㄨㄛˋ
基本解釋
①〔~香〕多年生草本植物,葉子心髒形,花藍紫色,瘦果倒卵性。莖葉香氣很濃,可入藥。
②豆類植物的葉子。~食(指粗劣的食物)。
詳細解釋
名詞
1.豆葉。嫩時可食。
豆角謂之莢,其葉謂之藿。 《廣雅 · 釋草》食我場藿。 《詩 · 小雅 · 白駒》牛藿。 《儀禮 · 公食大夫禮記》奔蟬不能化藿蠋。 《莊子 · 庚桑楚》。注:“豆葉中大青蟲也。”
藿食(以豆葉為食物。指吃的東西很粗劣。古代常以藿食者指平民,而以肉食者指貴族);藿羹(豆葉煮成的菜羹。指古代平民吃的粗菜);藿蠋(生長在豆葉中的大青蟲)
leaves of pulse;
2.藿香的簡稱 。
藿藜(藿香和蒺藜。泛指野草)
wrinkled giant hyssop;
藿的國語辭典解釋
藿 huò ㄏㄨㄛˋ
詳細解釋
名
1.豆葉。
清 · 王念孫《廣雅疏證 · 卷一〇上 · 釋草》:“豆角謂之莢,其葉謂之藿。”
2.植物名。蝶形花科菜豆屬,一年生草本。葉互生,具長柄,小葉卵形或菱狀卵形。夏天開黃色蝶形花。莢果圓柱形。可入藥。
藿的兩岸詞典解釋
藿字的翻譯
Agastache rugosa, Korean mint
Bohnen (S)
Agastache rugueuse, Agastache rugosa
カク スイ まめの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