蘩字的意思和解釋
蘩
⺾部 共20畫 上下結構 U+8629 CJK 基本漢字
蘩字概述
〔蘩〕字拚音是(fán),部首是⺾部,總筆數是20畫。
〔蘩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艸繁)組成。
〔蘩〕字倉頡碼是TOKF,五筆是ATXI,四角碼是4490.3。
〔蘩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629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4345,UTF8:E898A9。
〔蘩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蘩的意思
蘩 fán ㄈㄢˊ
基本解釋
①白蒿。菊科。多年生草本,可食用。《爾雅•釋草》:“蘩,皤蒿。”《詩•召南•釆蘩》:“於以采蘩,於沼於沚。於以用之,公侯之事。”
②款冬。菊科。多年生草本。未開放的頭狀花序入藥。《爾雅•釋草》:“蘩,菟蒵。”
詳細解釋
名詞
1.白蒿。
蘩,白蒿也。從草,緐聲。 《說文》蘩,皤蒿,又,蘩之醜。秋為蒿。 《爾雅 · 釋草》。按,今蘇俗謂之蓬蒿菜,葉似艾,粗於青蒿,白於眾蒿,可為菹。於以采蘩,於沼於沚。於以用之,公侯之事。 《詩 · 召南 · 采蘩》世上名山無數多,花開花謝蘩還眾。 《西遊記》
hairhead wormwood;
2.菊科。一至二年生草本,嫩苗可食。
蘩的國語辭典解釋
蘩的兩岸詞典解釋
蘩字的翻譯
Artemisia stelleriana
armoise blanche (Artemisia alba)
ハン ボン しろよもぎ ふ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