蛑字的意思和解釋

móu máo

⾍部 共12畫 左右結構 U+86D1 CJK 基本漢字

三級漢字 通用字

⾍ 部

12 畫

6 畫

左右結構

251214543112

móu,máo

mau4

5315.0

U+86D1

E89B91

LIIHQ

JCTG06 JCTG98 JCRH86

蛑字概述

〔蛑〕字拚音是(móu,máo),部首是⾍部,總筆數是12畫

〔蛑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蟲牟)組成。

〔蛑〕字倉頡碼是LIIHQ,五筆是JCTG06 JCTG98 JCRH86 ,四角碼是5315.0

〔蛑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6D1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4513,UTF8:E89B91

〔蛑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三級字表中。

蛑的意思

móu ㄇㄡˊ

基本解釋

同“𧔨(蟊)”。食苗根的害蟲。《説文•蟲部》:“𧔨,蟲食艸根者。吏抵冒取民財則生。蛑,古文蟊。”

螳螂。《爾雅•釋蟲》:“莫貈,蟷蜋、蛑。”

見“蝤蛑”。《南齊書•張融傳》:“蟕蠵瑁蛑,綺貝繡螺。”

詳細解釋

名詞

1.同“”。食苗根的害蟲 。

蝥賊(食禾苗根的害蟲;比喻危害大眾的小人)

an insect destructive of the roots of seedlings;

2.喻作殘酷剝削人民的官吏。

賊遠屏,奸軌埽跡。 《封丘令王元賓碑》

cruel official;

3.“蝤蛑”(即梭子蟹)的單稱 。

蛑螯(蟹鉗)

portunid;

蛑的國語辭典解釋

móu ㄇㄡˊ

詳細解釋

1.吃禾苗的害蟲。唐 · 柳宗元《遊南亭夜還敘誌七十韻》:“螟蛑願親燎,茶菫甘自薅。”今作“”。

2.參見“蝤蛑”條。

蛑的兩岸詞典解釋

móu ㄇㄡˊ

詳細解釋

《書》一種食苗根的害蟲。

螟蛑願親燎,茶菫甘自薅(唐‧柳宗元《遊南亭夜還敘誌七十韻》)。

蛑字的翻譯

a marine crab

crabe marin

ボウ ム モ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