螗字的意思和解釋

táng

⾍部 共16畫 左右結構 U+8797 CJK 基本漢字

三級漢字 通用字

⾍ 部

16 畫

10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2512144135112251

táng

tong4

5016.7

U+8797

E89E97

LIILR

JOVK06 JOVK98 JYVK86

螗字概述

〔螗〕字拚音是(táng),部首是⾍部,總筆數是16畫

〔螗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蟲唐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螗〕字倉頡碼是LIILR,五筆是JOVK06 JOVK98 JYVK86 ,四角碼是5016.7

〔螗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797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4711,UTF8:E89E97

〔螗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三級字表中。

螗的意思

táng ㄊㄤˊ

基本解釋

古書上指一種較小的蟬。

詳細解釋

名詞

1.一種形體較小的蟬,背表綠色,頭有花冠,喜鳴,聲清亮 。

a small cicada;

2.螳螂。

鋒蝟斧 柳宗元《平淮夷雅》。 潘緯注:“螗,蟲也。《後漢史》作螳。”

mantis;

螗的國語辭典解釋

táng ㄊㄤˊ

詳細解釋

參見“螗蜩”條。

螗的兩岸詞典解釋

táng ㄊㄤˊ

詳細解釋

參見【螗蜩】。

螗字的翻譯

cicadas of the genus Tanna

トウ ド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