螣字的意思和解釋

téng

⾍部 共16畫 左右結構 U+87A3 CJK 基本漢字

三級漢字 通用字

⾍ 部

16 畫

10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3511431134251214

téng,tè

tang4

7923.6

U+87A3

E89EA3

BFQI

EUDJ06 EUGJ98 EUDJ86

螣字概述

〔螣〕字拚音是(téng,tè),部首是⾍部,總筆數是16畫

〔螣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⿸𰮤蟲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螣〕字倉頡碼是BFQI,五筆是EUDJ06 EUGJ98 EUDJ86 ,四角碼是7923.6

〔螣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7A3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4723,UTF8:E89EA3

〔螣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三級字表中。

螣的意思

téng ㄊㄥˊ

基本解釋

téng ㄊㄥˊ 〔~蛇〕古代傳說中一種能飛的蛇。亦作“騰蛇”。

螣的國語辭典解釋

téng ㄊㄥˊ

詳細解釋

參見“螣蛇”條。

tè ㄊㄜˋ

詳細解釋

一種專食苗葉的小青蟲。

元 · 元好問《雁門道中書所見》詩:“食禾有百螣,擇肉非一虎。”

螣的兩岸詞典解釋

tè ㄊㄜˋ

詳細解釋

《書》吃小苗或嫩葉的害蟲;泛指各種咬食農作物的害蟲。

去其螟螣(《詩經‧小雅‧大田》)、食禾有百螣(元‧元好問《雁門道中書所見詩》)。

téng ㄊㄥˊ

詳細解釋

參見【螣蛇】。

螣字的翻譯

mythological wingless dragon

Gemeiner Flugdrache

dragon volant

トウ トク ドウ チン ジ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