蟣字的意思和解釋
蟣
⾍部 共18畫 左右結構 U+87E3 CJK 基本漢字
蟣字概述
〔蟣〕字拚音是(jǐ,qí),部首是⾍部,總筆數是18畫。
〔蟣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蟲幾)組成。
〔蟣〕字倉頡碼是LIVII,五筆是JXXY06 JXXW98 JXXY86 ,四角碼是5215.3。
〔蟣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7E3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4787,UTF8:E89FA3。
蟣的意思
蟣 jǐ ㄐㄧˇ
基本解釋
◎〔~子〕虱的卵。
詳細解釋
名詞
1.蟣子,即蝨卵,蝨的卵。
牛馬之氣蒸,生蟣蝨。 《淮南子 · 蟣蝨》
蟣子(蝨的卵。常比喻微細的事物);蟣蝨(蝨及其卵。比喻卑賤或微小);蟣肝(比喻微小或珍貴的食物)
nit; egg of a louse;
2.酒麵上的浮沫。
浮蟣星沸,飛華萍接。 《晉書》
foam;
蟣的國語辭典解釋
蟣 jǐ ㄐㄧˇ
詳細解釋
名
1.虱的幼蟲。
《說文解字 · 蟲部》:“蟣,虱子也。”清 · 段玉裁 · 注:“虱,齧人蟲也。子,其卵也。”《史記 · 卷七 · 項羽本紀》:“夫博牛之蝱,不可以破蟣虱。”
2.水中蛭蟲。
《爾雅 · 釋魚》:“蛀,蟣。”晉 · 郭璞 · 注:“今江東呼水中蛀蟲入人肉者為蟣。”
蟣的兩岸詞典解釋
蟣字的翻譯
louse eggs, nits
Nisse (S), Verfilzung (S)
lente
キ ケ ゲ しらみ ひ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