衿字的意思和解釋

jīn qìn

⻂部 共9畫 左右結構 U+887F CJK 基本漢字

二級漢字 通用字

⻂ 部

9 畫

4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452343445

jīn,qìn

kam1

3822.7

U+887F

E8A1BF

LOIN

PUWN

衿字概述

〔衿〕字拚音是(jīn,qìn),部首是⻂部,總筆數是9畫

〔衿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衤今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衿〕字倉頡碼是LOIN,五筆是PUWN,四角碼是3822.7

〔衿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87F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4943,UTF8:E8A1BF

〔衿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

衿的意思

jīn ㄐㄧㄣ

基本解釋

古代服裝下連到前襟的衣領。青~(代稱秀才)。

係衣裳的帶子。

詳細解釋

名詞

1.形聲。從衣,今聲。本義:古代衣服的交領。

2.同本義。

泣下沾 《漢書 · 李廣蘇建傳》袖間。 《聊齋誌異 · 促織》

青衿(青領);衿喉(衣領和咽喉。比喻險要之地);衿褵(衿襘。施衿結褵。古代女子出嫁時,由母親將佩巾係上女兒領衿的一種禮節)

the lapel of coat;

3.衣下兩旁掩裳際處 。

衿帶(衣帶。比喻形勢險要之地);衿肘(衣襟與袖子);衿袖(衿與袖相連,用以比喻親密的友誼)

the front of a Chinese gown;

4.胸懷 。

衿曲(心懷,衷曲);衿抱(懷抱);衿契(情意相投的朋友)

breast;

5.專指古代讀書人穿的衣服。

青青子,悠悠我心。 《詩 · 鄭風》。毛傳:“青衿,青領也,學子之所服。”

gown;

6.秀才。

合城紳都來吊唁。 《儒林外史》

scholar;

動詞

結上帶子,以帶束衣 皆衿甲麵縛。——《左傳》 又

衿甲(穿著盔甲)

lace;

衿的國語辭典解釋

jīn ㄐㄧㄣ

詳細解釋

1.衣服前麵有鈕扣開合的部分。

對衿。也作

2.衣領。

《詩經 · 鄭風 · 子衿》:“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。”

衿的兩岸詞典解釋

jīn ㄐㄧㄣ

詳細解釋

1.上衣或袍子胸前的部分。

2.胸懷;心懷。∥同“”。

衿抱、胸衿、衿懷坦白。

3.借指讀書人的衣服。

青衿、衿紳之士。

4.係(ㄐ丨ˋ jì)衣裳的帶子;係上帶子。

衿衣披裳。

衿字的翻譯

collar or lapel of garment

revers, collet

キン コン ゴン ゲン ケン え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