袚字的意思和解釋

⻂部 共10畫 左右結構 U+889A CJK 基本漢字

⻂ 部

10 畫

5 畫

左右結構

4523413544

bō,fú

fat1

3324.4

U+889A

E8A29A

LIKK

PUDY06 PUDY98 PUDC86

袚字概述

〔袚〕字拚音是(bō,fú),部首是⻂部,總筆數是10畫

〔袚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衤犮)組成。

〔袚〕字倉頡碼是LIKK,五筆是PUDY06 PUDY98 PUDC86 ,四角碼是3324.4

〔袚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89A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4970,UTF8:E8A29A

袚的意思

bō ㄅㄛ

基本解釋

古稱少數民族的服裝。《説文•衣部》:“袚,蠻夷衣。”

係在衣服前麵的大巾。《説文•衣部》:“袚,蔽厀。”

fú ㄈㄨˊ

基本解釋

小兒抱裙。《廣雅•釋器》:“袚,褯也。”《玉篇•衣部》:“褯,小兒衣。”

同“”。五彩帛製成的舞具。《史記•孔子世家》:“景公曰:‘諾’。於是旍旄羽袚矛戟劍撥鼓噪而至。”

通“”。古時一種除災求福的祭祀。亦泛指掃除。《西京雜記》卷三:“正月上辰,出池邊盥濯,食蓬餌,以袚妖邪。”

袚字的翻譯

greave; knee-pads; buskins

ハツ ハチ ヒ フツ フチ ハイ バ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