裋字的意思和解釋

shù

⻂部 共12畫 左右結構 U+88CB CJK 基本漢字

⻂ 部

12 畫

7 畫

左右結構

452341251431

shù

syu6

3121.8

U+88CB

E8A38B

LMRT

PUGU

裋字概述

〔裋〕字拚音是(shù),部首是⻂部,總筆數是12畫

〔裋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衤豆)組成。

〔裋〕字倉頡碼是LMRT,五筆是PUGU,四角碼是3121.8

〔裋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8CB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5019,UTF8:E8A38B

裋的意思

shù ㄕㄨˋ

基本解釋

粗布衣服:“大寒者利~褐。”

詳細解釋

名詞

1.古時童仆所穿的粗布衣服。

,豎使布長襦。 《說文》襜裋,其短者謂之裋褕《方言四》夫寒者利褐。 《史記 · 秦始皇本紀》朕衣則褐。 《列子 · 力命》

cotton clothes of a boy servant;

2.也泛指粗布衣服。

夫寒者利褐,而饑者甘糟糠。 漢 · 賈誼《過秦論》

裋褐(粗陋布衣。古代多為貧賤者所服);裋褐(古代仆役所穿的短衣)

裋字的翻譯

cotton clothes of a boy servant

シュ ジュ タ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