褴字的意思和解釋
褴
⻂部 共15畫 左右結構 U+8934 CJK 基本漢字
褴字概述
〔褴〕字拚音是(lán),部首是⻂部,總筆數是15畫。
〔褴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衤監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褴〕字倉頡碼是LLIT,五筆是PUJL,四角碼是3821。
〔褴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934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5124,UTF8:E8A4B4。
〔褴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褴的意思
褴 lán ㄌㄢˊ
基本解釋
①〔~褸〕衣服破爛不堪。亦作“襤縷”。
②(襤)
詳細解釋
名詞
1.(形聲。從衣,監聲。本義:無緣飾的破舊短衣) 無邊飾的衣服。
襤,裯謂之襤褸。襤,無緣也。 《說文》幾人貧衣被醜敝,或謂之襤褸,故《左傳》曰,篳路襤褸,以啟山林,殆謂此也。 揚雄《方言三》無緣之衣謂之襤。 揚雄《方言四》
edgeless garments;
2.又。
楚謂無緣之衣謂之襤,紩衣謂之褸。
形容詞
◎泛指服飾破爛 。
襤衫(衣服破爛);襤褸篳路(原謂穿著敝衣,駕著柴車,開發山林。後用以形容開創者的艱辛);。
worn-out;
褴字的翻譯
ragged, tattered, threadbare
schäbig, zerrissen, zerlumpt
déguenill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