襕字的意思和解釋

lán

⻂部 共17畫 左右結構 U+8955 CJK 基本漢字

三級漢字 通用字

⻂ 部

17 畫

12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45234425125431234

lán

laan4

3722.0

U+8955

E8A595

LLSW

PUUI06 PUUL98 PUUI86

襕字概述

〔襕〕字拚音是(lán),部首是⻂部,總筆數是17畫

〔襕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衤闌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襕〕字倉頡碼是LLSW,五筆是PUUI06 PUUL98 PUUI86 ,四角碼是3722.0

〔襕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955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5157,UTF8:E8A595

〔襕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三級字表中。

襕的意思

lán ㄌㄢˊ

基本解釋

古代一種上下衣相連的服裝。

詳細解釋

名詞

上下衣相連的服裝。

身穿著綠,手拿著一管筆。 孟漢卿《魔合羅》

襴衫(古代士人之服。因其於衫下施橫襴為裳,故稱);襴袍(古代的一種公服。因其於袍下施橫襴為裳,故稱。明、清時為秀才舉人之公服)

gown;

襕字的翻譯

a one-piece gar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