襚字的意思和解釋
襚
⻂部 共17畫 左右結構 U+895A CJK 基本漢字
襚字概述
〔襚〕字拚音是(suì),部首是⻂部,總筆數是17畫。
〔襚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衤遂)組成。
〔襚〕字倉頡碼是LYTO,五筆是PUUP,四角碼是3813.3。
〔襚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95A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5162,UTF8:E8A59A。
〔襚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三級字表中。
襚的意思
襚 suì ㄙㄨㄟˋ
基本解釋
①贈給死者衣物:“楚人使公親~。”
②指向活人贈送衣物。
③古代貫穿佩玉的絲織綬帶。
詳細解釋
動詞
1.古吊喪之禮。為死者穿衣。
襚,衣死人也。從衣,遂聲。 《說文》楚使公親襚。 《春秋傳》襚遺也。 《春秋說題辭》
親襚(親手給死者穿衣);襚斂(給死者穿衣入棺)
put on shroud for a dead person;
2.向死者贈衣被。
襚,送也。貨財曰賻,車馬曰賵,衣衾曰襚。即襲也。 《廣雅》
襚禮(吊喪者贈送死者的衣衾等物);向襚(向死者贈衣被);襚衣(襚服。贈送給死者的衣服)
persent dress and quilt to a dead person;
3.贈活人衣服。
今日喜辰,貴姊懋膺洪冊,謹上襚三十五條,以陳踴躍之心。 《西京雜記》
present dress;
襚的國語辭典解釋
襚 suì ㄙㄨㄟˋ
詳細解釋
名
1.送給死人穿的衣服。
《史記 · 卷八三 · 魯仲連鄒陽傳》:“鄒、魯之臣,生則不得事養,死則不得賻襚。”唐 · 張守節 · 正義:“衣服曰襚,貨財曰賻,皆助生送死之禮。”
2.贈活人的衣物。
《西京雜記 · 卷一》:“今日嘉辰,貴姊懋膺洪冊,謹上襚三十五條,以陳踴躍之心。”
襚的兩岸詞典解釋
襚 suì ㄙㄨㄟˋ
詳細解釋
1.《書》古吊喪向死者穿衣;贈送死者衣被等。
鄒、魯之臣,生則不得事養,死則不得賻襚(《史記‧卷八十三‧魯仲連鄒陽列傳》)。
2.《書》贈給活人的衣物。
今日嘉辰,貴姊懋膺洪冊,謹上襚三十五條,以陳踴躍之心(《西京雜記‧卷一》)。
襚字的翻譯
grave clothes
スイ ズ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