覂字的意思和解釋
覂
⻄部 共10畫 上下結構 U+8982 CJK 基本漢字
覂字概述
〔覂〕字拚音是(fěng,bǎn),部首是⻄部,總筆數是10畫。
〔覂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覀乏)組成。
〔覂〕字倉頡碼是MWHIO,五筆是STPU,四角碼是1030.7。
〔覂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982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5202,UTF8:E8A682。
覂的意思
覂 fěng ㄈㄥˇ
基本解釋
①翻;傾覆:“~駕之馬,設銜策以驅之。”
②缺乏:“公私~竭,戶口減耗。”
詳細解釋
動詞
◎翻 覂,反覆也。從西,乏聲。——《說文》 泛(覂)駕之馬。——《漢書·武帝紀》 大駕將泛(覂)。——《漢書·食貨誌》 子往矣,無乏(覂)吾事。——《莊子·天地》 馬無覂駕之佚。——顏延之《赭白馬賦》 又
覂駕(翻車)
turn over;
覂字的翻譯
to throw a rider
ホウ フ ハン ブ ホン くつがえす とぼし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