詒字的意思和解釋
詒
⾔部 共12畫 左右結構 U+8A52 CJK 基本漢字
詒字概述
〔詒〕字拚音是(yí,dài,tái),部首是⾔部,總筆數是12畫。
〔詒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言台)組成。
〔詒〕字倉頡碼是YRIR,五筆是YCKG,四角碼是0366.0。
〔詒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A52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5410,UTF8:E8A992。
詒的意思
詒 yí ㄧˊ
基本解釋
①傳給。~訓。
②贈與,給與:“~爾多福。”
詳細解釋
動詞
1.形聲。從言,台( yí )聲。( dài )本義:欺騙。《中論·考偽》:“骨肉相詒,朋友相詐。”
2.遺留。
詒,一曰遺也。 《說文》公乃為詩以貽王。 《書 · 金滕》詒厥孫謀。 《詩 · 大雅 · 文王有聲》先王違世(逝世),猶詒之法。 《左傳 · 文公六年》
詒厥孫謀(為子孫謀劃;賜福);詒笑(貽笑。被人譏笑);詒後(傳給後代);詒言(遺言);詒誚(詒譏。留下笑柄)
leave behind;
3.給予;贈送。
寄書向江山,詒我峰下石。 宋 · 王安石《送李屯田守桂陽》
present; make a gift of sth.;
詒的國語辭典解釋
詒 yí ㄧˊ
詳細解釋
動
1.留傳、遺留。
《說文解字 · 言部》:“詒,遺也。”《詩經 · 大雅 · 文王有聲》:“詒厥孫謀,以燕翼子。”漢 · 鄭玄 · 箋:“詒,猶傳也。”
2.贈送。
《楚辭 · 屈原 · 離騷》:“及榮華之未落兮,相下女之可詒。”
詒的兩岸詞典解釋
詒字的翻譯
bequeath, pass on to future generations
vermachen
transmettre, léguer
タイ イ ダイ あざむ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