誤字的意思和解釋
誤
⾔部 共14畫 左右結構 U+8AA4 CJK 基本漢字
誤字概述
〔誤〕字拚音是(wù),部首是⾔部,總筆數是14畫。
〔誤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言吳)組成。
〔誤〕字倉頡碼是YRRVK,五筆是YKGD,四角碼是0668.1。
〔誤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AA4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5492,UTF8:E8AAA4。
誤的意思
誤 wù ㄨˋ
基本解釋
①錯,不正確。錯~。失~。筆~。~差( chā )。
②耽擱。耽~。
③因自己做錯而使受損害。~國。~人子弟。
④不是故意而有害於人。~傷。
詳細解釋
形容詞
◎謬誤;錯誤 誤,謬也。——《說文》 羣臣議皆誤。——《史記·蕭相國世家》 興盡晚歸舟,誤入藕花深處。——李清照《如夢令》 誤落塵網中。——晉· 陶淵明《歸田居》 土木之誤。——清· 張廷玉《明史》 又
筆誤;誤錯(失誤差錯);誤證(錯誤的證明);誤本(有錯字的版本);誤謬(謬誤;差錯)
wrong; mistaken;
動
1.耽誤。
鄭以救公誤之,遂失 秦伯。 《左傳 · 僖公十五年》
誤卻(耽誤掉;失掉)
miss due to delay;
2.妨害。
專欲誤將軍。 宋 · 司馬光《資治通鑑》
誤人不淺;誤身(貽誤自身);誤人(貽害於人);誤惑(貽誤迷惑)
harm; injure;
誤的國語辭典解釋
誤 wù ㄨˋ
詳細解釋
名
◎差錯。
《三國誌 · 卷五四 · 吳書 · 周瑜傳》:“曲有誤,周郎顧。”
動
1.妨害、耽擱。
唐 · 杜甫《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》:“紈褲不餓死,儒冠多誤身。”《老殘遊記 · 第一九回》:“但是我這銀子,三日內有個要緊用處,你可別誤了我的事!”
2.迷惑。
《荀子 · 正論》:“是特奸人之誤於亂說,以欺愚者,而潮陷之,以偷取利焉。夫是之謂大奸。”《新唐書 · 卷一五二 · 李絳傳》:“此非陛下意,必𪫺人以此營誤上心。”
3.錯過。
誤時、火車誤點。
誤的兩岸詞典解釋
誤 wù ㄨˋ
詳細解釋
1.不正確的。
誤解、誤傳、誤會。
2.錯誤的事物或行為等。
刊誤、訛誤、謬誤、核實無誤。
3.耽誤;貽誤。
延誤、不誤農時、誤了學業、磨刀不誤砍柴工。
4.妨害;使受損害。
誤國誤民、誤人子弟。
5.不是故意地(造成某種不良後果)。
誤傷、誤食、誤入歧途。
誤字的翻譯
err, make mistake; interfere
aufhalten, aufschieben , fehlen, fehlschlagen , schädigen , verabsäumen, vernachlässigen , Fehler (S)
manquer, rater, nuire à, erreur
ゴ あやまる あやま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