謇字的意思和解釋
謇
⾔部 共17畫 上下結構 U+8B07 CJK 基本漢字
謇字概述
〔謇〕字拚音是(jiǎn),部首是⾔部,總筆數是17畫。
〔謇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𡨄言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謇〕字倉頡碼是JTCR,五筆是PAWY06 PAWY98 PFJY86 ,四角碼是3060.1。
〔謇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B07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5591,UTF8:E8AC87。
〔謇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謇的意思
謇 jiǎn ㄐㄧㄢˇ
基本解釋
①口吃,言辭不順利。~吃。
②正直。~諤(正直敢言)。~~(a.正直之言;b.忠誠正直)。
詳細解釋
動詞
◎(形聲。從言,寒省聲。本義:口吃) 同本義。
言不通利謂之謇吃。 《通俗文》因謇而徐言。 李延壽《北史 · 李諧傳》
謇吃(言語不流利)
stutter; stammer;
形容詞
◎直言不諱,正直。
外似謇正,內實諂諛。 《北史 · 徐紇傳》
謇正(嚴肅正直);謇直(剛正耿直);謇謇(忠貞直言的樣子;正直的言談)
outspoken;
謇的國語辭典解釋
謇 jiǎn ㄐㄧㄢˇ
詳細解釋
形
1.口吃、說話不順利。
南朝宋 ·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· 排調》:“或謇吃無宮商,或尪陋希言語。”
2.正直。
《後漢書 · 卷六一 · 左雄等傳 · 論曰》:“彊埸宣其智力,帷幄容其謇辭。”《新唐書 · 卷九十七 · 魏征傳》:“當今忠謇貴重無逾征。”
助
◎發語詞,無義。
《楚辭 · 屈原 · 離騷》:“謇吾法夫前修兮,非世俗之所服。”
謇的兩岸詞典解釋
謇字的翻譯
stutter; speak out boldly
sincère
ケン コン ども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