譔字的意思和解釋
譔
⾔部 共19畫 左右結構 U+8B54 CJK 基本漢字
譔字概述
〔譔〕字拚音是(zhuàn,quán),部首是⾔部,總筆數是19畫。
〔譔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言巽)組成。
〔譔〕字倉頡碼是YRRUC,五筆是YNNW,四角碼是0768.1。
〔譔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B54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5668,UTF8:E8AD94。
譔的意思
譔 zhuàn ㄓㄨㄢˋ
基本解釋
◎同“撰”。
詳細解釋
動詞
1.形聲。從言,巽聲。本義:專心教育。
2.同本義。
譔,專教也。 《說文》譔,教也。 《廣雅》
teach wholeheartedly;
3.假借為“诠”。撰錄;著述。
譔以為十三卷。 《漢書 · 揚雄傳》。注:“與撰同。”論譔其先祖之美。 《禮記 · 祭統》訓諸理,譔孝行。 《法言》敢竭不才,譔錄所審書於碑。 漢 · 蔡邕《文烈侯楊公碑》
譔述(著述);譔錄(編集敘錄);譔名(擬具名稱);譔次(寫作;記述)
compile; write;
4.具備。
魂乎歸徠,聽歌譔隻。 《楚辭 · 大招》
have;
譔字的翻譯
to eulogize; to compose, write
schreiben, verfassen (V)
écrire, rédiger
セン ゼ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