讶字的意思和解釋

⻈部 共6畫 左右結構 U+8BB6 CJK 基本漢字

一級漢字 通用字

⻈ 部

6 畫

4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451523

ngaa6

3174

U+8BB6

E8AEB6

IVMVH

YAHT

讶字概述

〔讶〕字拚音是(),部首是⻈部,總筆數是6畫

〔讶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訁牙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讶〕字倉頡碼是IVMVH,五筆是YAHT,四角碼是3174

〔讶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BB6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5766,UTF8:E8AEB6

〔讶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

讶的意思

yà ㄧㄚˋ

基本解釋

驚奇,奇怪。~然。~異。驚~。

同“”,迎接。

詳細解釋

動詞

1.形聲。從言,牙聲。本義:迎接。

2.同本義。

,相迎也。從言,牙聲。周禮曰,諸侯有卿發。按,乍接必以言,故從言,俗字作迓。周官有士,有掌 《說文》跛者跛者。 《公羊傳 · 成公二年》從者受皮。 《儀禮 · 公食大夫禮》。注:“迎也。”厥明,賓於館。 《儀禮 · 聘禮》

訝客(迎接賓客);訝賓(迎賓)

meet face to face; move towards;

3.詫異,感到意外。

若夫道德,則不然,無無訾。 《呂氏春秋 · 必已》

訝奇(驚奇)

wonder; surprised;

4.責怪。

本欲往見,以下痢乏力,未果,想未也。 蘇軾《與郭功父》

blame;

5.通“”( yù )。稱人之美。

若夫道德則不然,無無訾,一龍一蛇,與時俱化,而無肯專為。 《呂氏春秋 · 必己》

praise;

讶字的翻譯

express surprise, be surprised

verblüffte

étonné, stupéfai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