讻字的意思和解釋
讻
⻈部 共6畫 左右結構 U+8BBB CJK 基本漢字
讻字概述
〔讻〕字拚音是(xiōng),部首是⻈部,總筆數是6畫。
〔讻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訁凶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讻〕字倉頡碼是IVUK,五筆是YRBH06 YRBH98 YQBH86 ,四角碼是3277.4。
〔讻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BBB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5771,UTF8:E8AEBB。
〔讻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三級字表中。
讻的意思
讻 xiōng ㄒㄩㄥ
基本解釋
①爭辯:“不告於~。在泮獻功。”
②禍亂。
③喧嘩紛擾的樣子。
④盈;充滿。
詳細解釋
動詞
1.形聲。從言,凶聲。本義:爭辯。
2.同本義。
訩,說也。 《說文》。六書故引唐本說文,訟也。訩,訟也。 《爾雅》聽漠漠而以為哅哅。 《荀子 · 解蔽》窮凶勢猶競,殺伐聲更訩。 宋 · 曾鞏《青雲亭閑望》不告於訩,在泮獻功。 《詩 · 魯頌 · 泮水》辯訟公門之下,訩訩不可勝聽。 《鹽鐵論》
訩訩(喧擾);訩動(喧嘩紛擾)。
argue;
3.恐嚇。
伊等技窮,知訩餘不慟,乃赴南關質庫。 清 · 高紹陳《永清庚年紀略》
訩懼(驚懼不安的樣子)
fear;
名詞
1.禍亂。
昊天不傭,降此鞠訩。 《詩 · 小雅 · 節南山》
calamity; disaster;
2.通“兇”。兇惡。
家父作誦,以究王訩。 《詩 · 小雅 · 節南山》
ferociouse; fierce;
讻字的翻譯
noisily; uproarious; troubles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