诺字的意思和解釋
诺
⻈部 共10畫 左右結構 U+8BFA CJK 基本漢字
诺字概述
〔诺〕字拚音是(nuò),部首是⻈部,總筆數是10畫。
〔诺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訁若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诺〕字倉頡碼是IVTKR,五筆是YADK,四角碼是3476。
〔诺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BFA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5834,UTF8:E8AFBA。
〔诺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。
诺的意思
诺 nuò ㄋㄨㄛˋ
基本解釋
①答應的聲音,表示同意。唯唯~~。
②答應,允許。~言。許~。承~。一~千金。
詳細解釋
副詞
1.形聲。從言,若聲。本義:表示。
2.同本義(一般用於上對下、尊對卑或平輩之間,卑對尊用“謹諾” )
諾,應也。 《說文》。按,應詞也。緩應曰諾,疾應曰唯。莫敢不諾。 《詩 · 魯頌 · 閟宮》太後曰:“諾。恣君之所使之。” 《戰國策 · 趙策四》孟嚐君不說,曰:“諾,先生休矣。 《戰國策 · 齊策》
諾諾(連聲應諾);諾唯(應諾);諾許(許諾;應允)
yes;
3.古時批字於公文之尾,表示許可叫“諾”,猶今簽字 [put “okay”on a document]。
是誰畫諾誰傳詔,一紙明貽萬國羞! 清 · 黃遵憲《述聞》
诺字的翻譯
promise; assent, approve
Versprechen (S), Zusage (S), versprechen, zusagen
consentir, promett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