课字的意思和解釋
课
⻈部 共10畫 左右結構 U+8BFE CJK 基本漢字
课字概述
〔课〕字拚音是(kè),部首是⻈部,總筆數是10畫。
〔课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訁果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课〕字倉頡碼是IVWD,五筆是YJSY,四角碼是3679。
〔课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BFE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5838,UTF8:E8AFBE。
〔课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。
课的意思
课 kè ㄎㄜˋ
基本解釋
①教學上的一個階段。上~。~時。~間。曠~。授~。~餘活動。
②教學的科目。~程。~表。基礎~。專業~。~本。~文。
③教書講學或攻讀學習。~徒。~讀。
④古代的一種賦稅。國~。完糧交~。
⑤使交納賦稅。~稅。~役。
⑥機關、企業等行政上的單位(現亦稱“科”)會計~。
⑦迷信占卜的一種。起~。
詳細解釋
動詞
1.形聲。從言,果聲。本義:考核。
2.同本義(根據一定的標準驗核)。
課,試也。 《說文》操殺生之柄,課群臣之能者也。 《韓非子 · 定法》成器不課不用,不試不藏。 《管子 · 七發》有官而無課,是無官也;有課而無賞罰,是無課也。 蘇洵《上皇帝書》
課其事業;課試(試驗,考核);課績(考績)
examine;
3.督促完成指定的工作。
課家人負物百斤,環舍趨走。 《後漢書》
urge;
4.按規定的內容和分量講授或學習。
每晚同魯小姐課子到三更四鼓。 《儒林外史》
課子(教子讀書);課讀(按規定的內容和數量教授或學習)
teach and study;
5.征收賦稅;差派勞役。
是歲,始課南徐州僑民租。 《宋書 · 孝武帝本紀》
課役(徵抽財稅,分派徭役);課以重稅
levy;
6.占卜。
有日者,能課,使之課,莫不奇中。 惠洪《冷齋夜話》
課筒(占卜的簽筒);課語訛言(胡說八道)
divinate;
名詞
1.教學科目 。
必修課;基礎課;主課;專業課
subject; course;
2.教學時間 。
上四節課;一節語文課
class;
3.[量]∶教學課程的一部分;特指某一科目在單位授課時間(通常不超過一小時)完成的內容 。
今日上兩課;這個課本內容分為二十課
lesson;
4.稅款,稅。
免其課役。 魏征《隋書》
國課;鹽課;課口(唐時賦稅有租、庸、調,其應納賦稅的人口稱為課口);課戶(應納賦稅的民戶)
tax;
5.機關學校等行政上的單位(也叫科) 。
總務課;特高課
section;
6.日本政府各部司、局以下的一級行政單位 。
外務省亞洲局中國課
division;
课字的翻譯
lesson; course; classwork
Fach, Kurs, Kursus (S), Lektion (S), Unterricht, Vorlesung, Unterrichtsstunde, Schulstunde (S), Unterricht, Unterrichtsstunde, Lektion (Zähl)
leçon, cours, classe (éducation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