谲字的意思和解釋

⻈部 共14畫 左右結構 U+8C32 CJK 基本漢字

二級漢字 通用字

⻈ 部

14 畫

12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45545232534251

kyut3

3772

U+8C32

E8B0B2

IVNHB

YCNK06 YCNK98 YCBK86

谲字概述

〔谲〕字部首是⻈部,總筆數是14畫

〔谲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訁矞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谲〕字倉頡碼是IVNHB,五筆是YCNK06 YCNK98 YCBK86 ,四角碼是3772

〔谲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C32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5890,UTF8:E8B0B2

〔谲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

谲的意思

jué ㄐㄩㄝˊ

基本解釋

欺詐,玩弄手段。~詐(奸詐)。詭~(a.奇異多變;b.離奇古怪;c.詭詐,狡詐)。狡~。

詳細解釋

動詞

1.欺騙;詐騙。

譎,權詐也。 《說文》譎,欺也。 《廣雅》而奸臣猶有所其辭矣。 《韓非子 · 定法》此人臣之所以主便私也。 《韓非子 · 孤憤》

譎主(欺誑主上);譎誑(欺詐誑騙);譎數(詐術)

cheat; swindle;

2.通“”。判斷,判別。

若夫德而定次,量能而授官。 《荀子 · 儒效》

judge;

形容詞

1.詭詐。

晉文公而不正。 《論語》

譎計(奸計;詭計);譎怪(詭譎狡詐);譎數(詭譎的權術);譎詭(怪異;變化多端)

crafty; cunning;

2.怪異。

瑰異詭。 張衡《東京賦》瑰姿起。 傅毅《舞賦》虛無詭,此亂道之根也。 王符《潛夫論》

譎怪(奇特怪異);譎觚(奇詭不正);譎詭(怪誕,變化莫測);譎詭不經(荒唐離奇而不合常理。也稱怪誕不經)

strange;

3.婉曲。尤指諫勸時,不直言過失而隱約其詞的 。

譎諫(托辭委婉,不直指過失的勸諫)

indirect;

谲字的翻譯

cunning, crafty, sly, wily

betrügerisch

tromp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