谵字的意思和解釋

zhān

⻈部 共15畫 左右結構 U+8C35 CJK 基本漢字

二級漢字 通用字

⻈ 部

15 畫

13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453513344111251

zhān

zim1

3776

U+8C35

E8B0B5

IVNCR

YQDY

谵字概述

〔谵〕字拚音是(zhān),部首是⻈部,總筆數是15畫

〔谵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訁詹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谵〕字倉頡碼是IVNCR,五筆是YQDY,四角碼是3776

〔谵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C35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5893,UTF8:E8B0B5

〔谵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

谵的意思

zhān ㄓㄢ

基本解釋

多說話,特指病中說胡話。~妄(短時間內突發的一種精神錯亂,說胡話,不識熟人)。~語。

詳細解釋

動詞

1.多言。

耄喜諄語,衰常踸踔行。 宋 · 陸遊《霜晴》

譫諄(叨嘮)

talk on and on; harp on;

2.說胡話,特指病中說胡話。

妄煩亂,啼笑罵詈。 李時珍《本草綱目 · 序例上》

譫言(病中的胡言亂語)

rave; be delirious;

谵字的翻譯

talkative; incoherent talk

gesprächig, geschwätzig

délir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