豤字的意思和解釋

kěn kūn

⾗部 共13畫 左右結構 U+8C64 CJK 基本漢字

⾗ 部

13 畫

6 畫

左右結構

1353334511534

kěn,kūn

han2

1723.2

U+8C64

E8B1A4

MOAV

GEVE06 GEVY98 EVEY86

豤字概述

〔豤〕字拚音是(kěn,kūn),部首是⾗部,總筆數是13畫

〔豤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豕艮)組成。

〔豤〕字倉頡碼是MOAV,五筆是GEVE06 GEVY98 EVEY86 ,四角碼是1723.2

〔豤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C64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5940,UTF8:E8B1A4

豤的意思

kěn ㄎㄣˇ

基本解釋

豬啃物。後作“”。《玉篇•豕部》:“豤,豕齧地。”《廣韻•很韻》:“豤,豕食皃。”

誠懇。後作“”。《呂氏春秋•下賢》:“卑為布衣而不瘁攝,貧無衣食而不憂懾,豤乎其誠自有也。”

通“”。翻耕。《睡虎地秦墓竹簡•秦律十八種•田律》:“入頃芻稟,以其受田之數,無豤不豤,頃入芻三石、槁二石。”

kūn ㄎㄨㄣ

基本解釋

減,減損。《廣雅•釋詁二》:“豤,減也。”

豤字的翻譯

コン ケ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