賊字的意思和解釋
賊
⾙部 共13畫 左右結構 U+8CCA CJK 基本漢字
賊字概述
〔賊〕字拚音是(zéi),部首是⾙部,總筆數是13畫。
〔賊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貝戎)組成。
〔賊〕字倉頡碼是BCIJ,五筆是MADT,四角碼是6385.0。
〔賊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CCA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6042,UTF8:E8B38A。
賊的意思
賊 zéi ㄗㄟˊ
基本解釋
①敗壞;毀壞。《説文•戈部》:“賊,敗也。”
②害,傷害。《玉篇•戈部》:“賊,傷害人也。”
③殺戮;殺害。《書•舜典》:“眚災肆赦,怙終賊刑。”
④作亂叛國危害人民的人。《周禮•秋官•士師》:“二曰邦賊。”
⑤搶劫或偷竊財物的人。《玉篇•戈部》:“賊,盜也。”
⑥讒毀。《逸周書•皇門》:“是人斯乃讒賊媢嫉,以不利於厥家國。”
⑦邪惡的,不正派的。如:賊頭賊腦。《史記•龜策列傳》:“寒暑不和,賊氣相奸。”
⑧克製;製約。《公孫龍子•通變論》:“白足之勝矣而不勝,是木賊金也。”
⑨暴虐,狠毒。《史記•遊俠列傳》:“(郭解)少時陰賊,慨不快意,身所殺甚衆。”
⑩狡猾。如。老鼠真賊。
⑪方言。很(多用於令人不滿意的或不正常的情況)。如。賊冷。
⑫一種專食苗節的害蟲。《爾雅•釋蟲》:"食節賊,食根蟊。”
詳細解釋
動
1.形聲。從戈,則聲。刀毀貝, 始見於西周金文。本義:殘害;傷害。
2.同本義。
賊,敗也。 《說文》害良爲賊。 《荀子 · 修身》不僭不賊,鮮不爲則。 《詩 · 大雅 · 抑》寒暑弗能害,禽獸弗能賊。 《莊子 · 秋水》毀則爲賊。 《左傳 · 文公十八年》。杜預注:「毀則,壞法也。」下廣漢廷尉獄,又坐賊殺不辜。 《漢書 · 趙尹韓張兩王傳》
賊毫(書法的敗筆。指筆鋒之劣);賊倫(譭棄倫常,敗壞道德);賊仁(譭棄仁愛);賊蝕(受到的歪曲損害);賊義(譭棄道義);賊害(殘害、傷害);賊蠹(危害);賊殃(禍害)
cruelly injure or kill; harm; hurt;
3.特指殺害。
賊民之主,不忠。 《左傳 · 宣公二年》宣公驟諫, 公患之,使鉏賊之。殺人不忌爲賊。 《左傳 · 昭公十四年》刑殺不正謂之賊。 《烈女傳 · 辯通》
賊鬥(殘殺格鬥);賊殘(殘害);賊場(討賊的戰場);賊殺(殺害);賊性(殘殺之性);賊刑(刑殺);賊誅(殺害)
kill; slaughter; murder;
名詞
1.先秦兩漢時期,賊指作亂叛國危害人民的人。
商君, 秦之賊。 秦強而賊入 魏,弗歸,不可。 《史記 · 商君列傳》討賊復興之效。 諸葛亮《出師表》其實漢賊也。 《資治通鑑》幾落賊手死。 宋 · 文天祥《指南錄後序》賊中險易遠近。 《資治通鑑 · 唐紀》西後及賊臣忌益甚。(賊臣,指當時反對變法維新的頑固派。) 清 · 梁啓超《譚嗣同傳》
賣國賊;工賊;賊子(反叛,叛亂或叛逆的人);賊臣(叛逆不忠的臣子);賊官(爲敵方效力的僞官)
traitor; enemy; evildoer; bad person;
2.刺客,殺人的人。
大索天下,求賊甚急,爲張良故也。 《史記 · 留侯世家》燕王昏亂,其太子 丹乃陰令 荊軻爲賊。 《史記 · 秦始皇本紀》
murderer;
3.偷竊或搶劫的人(先秦兩漢用「盜」,多指偷竊者,很少指搶劫者;用賊,多指搶劫財物者,後來才指偷竊者)。
使長安丞 龔奢叩堂戶曉賊。 《漢書 · 趙尹韓張兩王傳》賊二人得我,我幸皆殺之矣。 唐 · 柳宗元《童區寄傳》大盜積賊,殺人重囚,氣傑旺,染此者,十不一二。 方苞《獄中雜記》賊能且衆。 明 · 魏禧《大鐵椎傳》一賊提刀。賊應聲落馬。令賊知也。
盜賊(強盜和小偷);竊賊(小偷兒);賊不空手(比喻勢在必得);賊屬(賊寇的家眷親屬)
thief;
4.罵人的字眼。
老賊欲廢漢自立。 《資治通鑑》與老賊勢不兩立。賊臣忌益甚。 清 · 梁啓超《譚嗣同傳》此乃榮賊。
curse word;
5.禍害。
淫侈之慾日日以長,是天下之大賊也。 賈誼《論積貯疏》
calamity; disaster;
6.敵人;仇敵。
環顧國內,賊氛方熾。(敵人的氣焰正囂張。氛,氣,氣焰。方,副詞。熾,火旺盛。) 孫文《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》諂諛我者,吾賊也。 《荀子 · 修身》
enemy;
形容詞
1.邪惡,不正派。
寒暑不和,賊氣相姦。 《史記 · 龜策列傳》
賊賤(卑賤;下賤);賊塵(有害的灰塵。喻欺君罔上者);賊忒忒(形容眼神不正派);賊智(鬼點子,狡猾辦法);老鼠真賊
furtive;
2.殘暴;狠毒。
內懷詐以禦主心,外挾賊吏以爲威重。 《汲黯列傳》[郭解]少時陰賊。 《史記 · 遊俠列傳》
賊深(心腸殘酷,用法深刻);賊暴(殘虐;暴虐);賊悍(殘暴兇悍)
cruel and ferocious;
副詞
◎〈方〉∶很;非常 。多用於令人不滿的或不正常的情況。
賊冷;賊亮(光亮之極)
extremely;
賊的國語辭典解釋
賊 zéi ㄗㄟˊ
詳細解釋
名
1.竊盜財物的人。
山賊、竊賊、盜賊。
2.泛指使壞作亂的人。
《文選 · 諸葛亮 · 出師表》:“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複之效,不效則治臣之罪,以告先帝之靈。”
賣國賊、亂臣賊子。
形
◎奸詐、狡猾、不正派的。
《史記 · 卷一二八 · 褚少孫補 · 龜策傳》:“寒暑不和,賊氣相奸。”
賊眼、賊頭賊腦。
賊 zé ㄗㄜˊ
詳細解釋
動
1.毀壞。
《說文解字 · 戈部》:“賊,敗也。”《左傳 · 文公十八年》:“毀則為賊,掩賊為藏。”晉 · 杜預 · 注:“毀則,壞法也。”《淮南子 · 主術》:“若欲飾之,乃是賊之。”
2.傷害、殺害。
《論語 · 先進》:“子路使子羔為費宰,子曰:‘賊夫人之子。’”
賊害、戕賊。
賊的兩岸詞典解釋
賊 zéi ㄗㄟˊ
詳細解釋
1.偷竊的人。
盜賊、竊賊。
2.危害國家、社會的人。
奸賊、賣國賊、亂臣賊子。
3.奸邪;不正派的。
賊心、賊眉鼠眼、賊頭賊腦。
4.《書》傷害。
戕賊、賊害。
5.《口》十分;非常。
天氣賊冷、衣服賊貴。
賊字的翻譯
thief, traitor
Dieb (S)
rusé, malin, voleur, traître
ゾク ソク そこな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