賴字的意思和解釋
賴
⾙部 共16畫 左右結構 U+8CF4 CJK 基本漢字
賴字概述
〔賴〕字拚音是(lài),部首是⾙部,總筆數是16畫。
〔賴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束負)組成。
〔賴〕字倉頡碼是DLSHC,五筆是GKIM06 SKQM98 GKIM86 ,四角碼是5198.6。
〔賴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CF4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6084,UTF8:E8B3B4。
賴的意思
賴 lài ㄌㄞˋ
基本解釋
①倚靠,仗恃。依~。仰~。百無聊~(精神上無所寄託,感到什麼都沒意思)。
②留在某處不肯走開。~著不走。
③不承認。抵~。~賬。~婚。
④刁鑽潑辣,不講道理;遊手好閒,行為不端的人。~子。無~。
⑤誣,怪罪。誣~。
⑥不好,劣。好~。
⑦姓。
賴的國語辭典解釋
賴 lài ㄌㄞˋ
詳細解釋
動
1.依靠。
《孝經 · 開宗明義章》:“一人有慶,兆民賴之。”
依賴、仰賴、信賴。
2.留在某處不動。
賴床、自己走!別賴在媽媽身上。
3.不承認錯誤或推卸責任。
《水滸傳 · 第二九回》:“贓物正在你箱子內搜出來,如何賴得過?”
天理昭彰!你賴不掉的。
4.拖欠。
《老殘遊記 · 第一九回》:“我家有的是錢,從來沒賴過人的帳。”
5.訛指、誣認。
《紅樓夢 · 第八六回》:“實是誤傷,怎麽賴人?”
誣賴。
形
◎不好、壞。
這小妞長得真不賴。
副
◎幸、幸而。
唐 · 韋應物《溫泉行》:“弊裘羸馬凍欲死,賴遇主人杯酒多。”唐 · 錢起《罷章陵令山居過中峰道者》詩二首之二:“賴遇無心雲,不笑歸來晚。”
名
1.餘利、利潤。
《國語 · 齊語》:“相語以利,相示以賴。”
2.姓。漢代有賴先,清代有賴文光。
賴的兩岸詞典解釋
賴 lài ㄌㄞˋ
詳細解釋
1.依靠。
依賴、仰賴、信賴。
2.留在某處不離開。
賴床、賴著不走。
3.不承認錯誤;不講道理。
賴皮、抵賴、耍賴、狡賴。
4.硬說別人有過錯。
誣賴、是你犯錯,還賴別人。
5.歸罪;怪罪。
沒考上大學,不賴天不賴地,隻賴自己沒努力。
6.拖欠。
賴帳、賴債。
7.不好;壞。
唱得不賴、好賴不分。
8.《書》幸而;幸虧。
吾馬賴柔和(《史記‧卷一〇二‧張釋之馮唐列傳》)。
9.《書》餘利、利潤。
相語以利,相示以賴(《國語‧齊語》)。
10.姓。
賴字的翻譯
rely, depend on; accuse falsely
ablehnen, dementieren, abstreiten, leugnen (V), lausig, erbärmlich (Adj), Lai (Eig, Fam), beschuldigen, tadeln
mauvais, dépendre, se maintenir, refuser de reconnaître, accuser faussement
ライ たのむ たのもしい たよ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