跕字的意思和解釋

diǎn tiē dié zhàn

⾜部 共12畫 左右結構 U+8DD5 CJK 基本漢字

⾜ 部

12 畫

5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251212121251

diǎn,tiē,dié,zhàn

tip3

6116.0

U+8DD5

E8B795

RMYR

KHHK

跕字概述

〔跕〕字拚音是(diǎn,tiē,dié,zhàn),部首是⾜部,總筆數是12畫

〔跕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𧾷占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跕〕字倉頡碼是RMYR,五筆是KHHK,四角碼是6116.0

〔跕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DD5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6309,UTF8:E8B795

跕的意思

diǎn ㄉㄧㄢˇ

基本解釋

同“”。

tiē ㄊㄧㄝ

基本解釋

拖著鞋走路。

dié ㄉㄧㄝˊ

基本解釋

下墜的樣子。

詳細解釋

動詞

跌倒;降落 。

跕跕(墜落的樣子);跕墜(墜落)

fall;

跕的國語辭典解釋

tiē ㄊㄧㄝ

詳細解釋

1.拖著鞋子走路。

《集韻 · 入聲 · 帖韻》:“跕,行曳履。”《史記 · 卷一二九 · 貨殖傳》:“女子則鼓鳴瑟,跕屣,遊媚貴富,入後宮,遍諸侯。”南朝宋 · 裴駰 · 集解:“瓚曰:‘躡跟為跕也。’”《漢書 · 卷二八 · 地理誌下》:“女子彈弦跕躧。”唐 · 顏師古 · 注:“躧字與屣同。屣謂小履之無跟者也。跕謂輕躡之也。”

2.貼近、貼著水麵而飛。

唐 · 宋之問《為韋特進已下祭汝南王文》:“鳶忌南而跕水,鴈愛北而隨車。”

dié ㄉㄧㄝˊ

詳細解釋

參見“跕跕”條。

跕的兩岸詞典解釋

tiē ㄊㄧㄝ

詳細解釋

1.《書》拖著鞋子走路;足尖輕著地而行。

女子則鼓鳴瑟,跕屣,遊媚貴富,入後宮,遍諸侯(《史記‧卷一二九‧貨殖列傳》)。

2.《書》貼近、緊靠。

怒石當江立,腥鳶跕水飛(明‧袁宏道《漢陽逢丘長孺詩》之二)、鳶忌南而跕水,鴈愛北而隨車(唐‧宋之問《為韋特進已下祭汝南王文》)。

dié ㄉㄧㄝˊ

詳細解釋

《書》墜落。

騰如煙霏,落如鳥跕(宋‧沈遼《德相所示論書聊複戲酬詩》)、鳶跕方知瘴,蛇蘇不待春(唐‧元稹《和樂天送客遊嶺南二十韻》)。

zhàn ㄓㄢˋ

詳細解釋

1.站立。

穩跕身軀、跕著呆看。

2.站。

夜宿郵亭,朝行驛跕。

跕字的翻譯

shuffle, limp

チョ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