跷字的意思和解釋

qiāo

⾜部 共13畫 左右結構 U+8DF7 CJK 基本漢字

一級漢字 通用字

⾜ 部

13 畫

6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2512121153135

qiāo

hiu1

6511

U+8DF7

E8B7B7

RMJPU

KHAQ

跷字概述

〔跷〕字拚音是(qiāo),部首是⾜部,總筆數是13畫

〔跷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𧾷堯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跷〕字倉頡碼是RMJPU,五筆是KHAQ,四角碼是6511

〔跷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DF7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6343,UTF8:E8B7B7

〔跷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

跷的意思

qiāo ㄑㄧㄠ

基本解釋

腳向上抬。~腳。~腿。

〔~蹊〕奇怪,違反常理讓人懷疑。亦稱“蹊蹺”。

豎起大拇指。~著大拇指。

詳細解釋

動詞

1.形聲。從足,堯聲。本義:舉足。

2.同本義。

蹻,舉足行高也。從足,喬聲。 《說文》可蹻足而待也。 《漢書 · 高帝紀》莫不蹻足抗首。 揚雄《長楊賦》

蹺蹄輦腳(高舉腳,輕落足);蹺著腿坐著;蹺足(舉足);蹺腿(抬腳舉步)

lift up(a leg);

3.豎起 [手指] 。

蹺大拇指誇他好。

hold up(a finger);

4.踮起腳後跟。

起腳來,把一個一個臉麵都看遍,哪個也不是菊英。 趙樹理《三裏灣》

蹺足(踮起腳跟)

stand on tiptoe;

5.跛。

他一一拐地努力走著。 茅盾《脫險雜記》

蹺足(跛足);蹺腳(跛足;瘸腿)

lame;

6.用同“”。向上昂起 。

蹺生生(翹豎尖聳的樣子) 邁步;跨步 [stride]。如:蹺蹀(猶奔走)

hold one's head high;

名詞

1.高蹺 。在傳統戲劇、舞蹈中供表演者綁在腳上使用的一種木製道具,高者三四尺,低者尺餘。

蹺工(戲曲、舞蹈演員踩著高蹺訓練步伐的基本功) “

stilts;

2.另見 jué。

跷字的翻譯

raise one's foot

Stelze (S)

lever les pied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