踅字的意思和解釋

chì

⾜部 共14畫 上下結構 U+8E05 CJK 基本漢字

二級漢字 通用字

⾜ 部

14 畫

7 畫

上下結構

會意字

12133122512134

chì

cit3

4280.1

U+8E05

E8B885

QLRYO

RRKH

踅字概述

〔踅〕字拚音是(chì),部首是⾜部,總筆數是14畫

〔踅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折足)組成,造字法是會意字

〔踅〕字倉頡碼是QLRYO,五筆是RRKH,四角碼是4280.1

〔踅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E05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6357,UTF8:E8B885

〔踅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

踅的意思

xué ㄒㄩㄝˊ

基本解釋

折回,旋轉。~來~去。~摸(尋找。“”讀輕聲)。

同“”。

詳細解釋

動詞

1.盤旋。

四野風來,左右亂 《西廂記》

踅蹬(人上馬時即打旋)

whirl;

2.轉,折身轉去。

顧大嫂一下亭心邊去。 《水滸全傳》

踅入(轉入;邁進);踅身(轉身);踅轉(折回;折轉)

turn back;

3.來回走。

顧大嫂拿了兩把大刀在堂前 《水滸全傳》這婆子正開門,在茶局子裏整理茶鍋,張見西門慶過幾遍。 《金瓶梅》

踅來踅去(來回走動)

walk to and from;

踅的國語辭典解釋

chì ㄔˋ

詳細解釋

用一條腿跳著走。

《集韻 · 去聲 · 祭韻》:“踅,一足行也。”

xué ㄒㄩㄝˊ

詳細解釋

1.盤旋。

元 · 王實甫《西廂記 · 第四本 · 第四折》:“四野風來,左右亂踅。”明 · 朱權《卓文君 · 第二折》:“碧天邊夕陽漸斜,疏林外昏鴉亂踅。”

2.轉、折轉。

《喻世明言 · 卷一 ·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》:“忙踅出來,道:‘大官人,老身且不敢稱謝。’”《水滸傳 · 第六回》:“智深提了禪杖,踅過後麵。”

3.來回的走。

《金瓶梅 · 第二回》:“這婆子正開門,在茶局子裏整理茶鍋,張見西門慶踅過幾遍。”《老殘遊記 · 第二回》:“搖著串鈴滿街踅了一趟,虛應一應故事。”

踅的兩岸詞典解釋

xué ㄒㄩㄝˊ

詳細解釋

1.來回走。

在院子裏踅來踅去。

2.折返;回轉。

他走到半路又踅回來了。

踅字的翻譯

to walk around; turn back midway

sauter, aller et venir, aller de long en large, retourner

テイ タイ セツ ゼ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