踏字的意思和解釋

⾜部 共15畫 左右結構 U+8E0F CJK 基本漢字

一級漢字 通用字

⾜ 部

15 畫

8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251212125342511

tà,tā

daap6

6216.3

U+8E0F

E8B88F

RMEA

KHIJ

踏字概述

〔踏〕字拚音是(tà,tā),部首是⾜部,總筆數是15畫

〔踏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𧾷遝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踏〕字倉頡碼是RMEA,五筆是KHIJ,四角碼是6216.3

〔踏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E0F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6367,UTF8:E8B88F

〔踏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

踏的意思

tà ㄊㄚˋ

基本解釋

用腳踩。~步。~板。~青(春天到郊外散步。亦稱“踏春”)。~雪。~月。踐~。糟~。腳~實地。

親自到現場去。~看。~勘。~查。~訪。

詳細解釋

動詞

1.形聲。從足,遝( tà )聲。本義:足著地;踩 。

2.同本義。

,足著地也。 《玉篇》使堅平。 《齊民要術 · 種葵》雞子圓轉不止,便下床以屐齒之。 《晉書 · 王述傳》

踏步不前;踏雪(在雪地上行走);把火踏滅;踏踏(馬蹄聲,也作蹋蹋);踏破菜園(吃素的人,破了葷戒);踏躡(織布時踩踏織機的踏板)

step on; tread;

3.邊走邊唱;打拍。

到明辛苦無處說,齊聲騰牽船歌。 唐 · 王建《水夫謠》

踏場(按照樂調節拍舞蹈);踏臂(連臂而歌,踏地打節拍);踏蹄(歌舞時以足踏地為節)

beat time;

4.查,勘察 。

踏逐(尋求,覓取);踏驗(實地勘察);踏燈(元宵節上燈市看燈);踏緝(察訪搜捕);踏察(勘察,探測)

survey;

5.邁步 。

踏罡步鬥(道家作法時以特定方位的步子移動);踏踵(漫步);踏屣(猶行步);踏實(行步穩健;落實)

take a step;

6.吞咽。

縣官飧去,簿吏複登堂。 唐 · 李賀《感諷五首》

swallow;

7.跟隨 。

踏肩(一個緊接一個);踏故習常(因襲守舊,安於現狀)

follow;

8.遊賞 。

踏花(踏青,遊春);踏賞(踏青賞景)

tour and enjoy;

9.踢 。

踏蹴(踢);踏鞠(古代的一種踢球運動)

kick;

10.蹬。

嬌兒惡臥裏裂。 唐 · 杜甫《茅屋為秋風所破歌》

press down with the foot;

名詞

1.腳凳,擱腳的矮幾 。

踏床(置於床前擱腳的小凳,用來防潮寒之氣侵入腳底);踏床板(踏床);踏墊(門口除鞋塵的墊子);踏凳(踏腳凳)

footstool;

2.鞋。

朔音悲嘒管,瑤動芳塵。 溫庭筠《觀舞妓》

shoes;

3.另見 tā。

tā ㄊㄚ

詳細解釋

動詞

1.落下 。

蹋頓(跌倒);蹋衍(指斜平的下坡路)

fall;

2.下垂 。

蹋翼(耷拉著翅膀。頹喪無所作為的樣子)

hang;

3.另見 tà。

踏的國語辭典解釋

tà ㄊㄚˋ

詳細解釋

1.用腳踩著地或東西。

踏步、踏水車、踐踏、腳踏實地。

2.跟隨。

《喻世明言 · 卷三六 · 宋四公大鬧禁魂張》:“我妝做丞局,後麵踏將你來,你吃擺番了。”

3.實地勘驗。

《元史 · 卷一〇二 · 刑法誌一》:“諸郡縣災傷,過時而不申,或申不以實,及按治官不以時檢踏,皆罪之。”

踏勘。

踏的兩岸詞典解釋

tà ㄊㄚˋ

詳細解釋

1.踩;踐踏。

踏青、踢踏舞、腳踏實地、踏破鐵鞋無覓處。

2.到實地進行(察看或勘察)。

踏看、踏訪、踏勘。

tà ㄊㄚˋ

詳細解釋

參見【踏實】。

踏字的翻譯

step on, trample, tread on, walk

etwas antreten (V)​, etwas aufsuchen (V)​, etwas begehen (V)​, etwas betreten (V)​, sich an Ort und Stelle begeben (V)​, an Ort und Stelle , auf etwas treten (V)

marcher sur, piétiner

トウ ふむ ふまえ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