蹤字的意思和解釋

zōng

⾜部 共18畫 左右結構 U+8E64 CJK 基本漢字

⾜ 部

18 畫

11 畫

左右結構

251212133234342134

zōng

zung1

6818.1

U+8E64

E8B9A4

RMHOO

KHTH

𧿛

蹤字概述

〔蹤〕字拚音是(zōng),部首是⾜部,總筆數是18畫

〔蹤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𧾷從)組成。

〔蹤〕字倉頡碼是RMHOO,五筆是KHTH,四角碼是6818.1

〔蹤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E64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6452,UTF8:E8B9A4

蹤的意思

zōng ㄗㄨㄥ

基本解釋

腳印;蹤跡。後作“”。《釋名•釋言語》:“蹤,從也,人形從之也。”《玉篇•足部》:“蹤,蹤跡也。”

追隨;追蹤。《晉書•劉曜載記》:“義孫年長明德,又先世子也,朕欲遠追周文,近蹤光武,使宗廟有太山之安。”

縱身。明沈璟《義俠記》第四回:“閃的它回身處撲著空,轉眼處亂著蹤。”又“則見雙舉步兩挪蹤。”

姓。宋鄧名世《古今姓氏書辯證•鍾韻》:“蹤,今開封市人有此姓。莫知所自出。”

詳細解釋

名詞

1.形聲。從足,從聲。本義:腳印,蹤跡。

2.同本義。

草合人斷,塵濃鳥跡深。 李白《謁老君廟》千山鳥飛絕,萬徑人滅。 柳宗元《江雪》訪其遺 宋 · 蘇軾《石鐘山記》絕無響。 《聊齋誌異 · 促織》膽寒潛 《廣東軍務記》

蹤塵(塵世的事情);蹤緒(蹤跡,頭緒);蹤響(蹤跡和聲響);蹤轍(蹤跡)

trace;

3.事物的痕跡。

翠華一去寂無,玉樓歌吹,聲斷己隨風。 《鹿虔扆 · 臨江仙》

蹤由(事情的始末);跟蹤

track;

追隨 朕欲遠追周文,近蹤 光武,使宗廟有太山之安。——《晉書·劉曜載書》 質菲薄而難蹤,心恬愉而去惑。——《隋書》 又

蹤行(跟著走)

follow;

蹤的國語辭典解釋

zōng ㄗㄨㄥ

詳細解釋

足跡。

《漢書 · 卷八七 · 揚雄傳上》:“軼五帝之遐跡兮,躡三皇之高蹤。”唐 · 李白《謁老君廟》詩:“草合人蹤斷,塵濃鳥跡深。”

追隨。

《晉書 · 卷一〇三 · 劉曜載記》:“義孫年長明德,又先世子也,朕欲遠追周文, 近蹤光武,使宗廟有太山之安。”《新唐書 · 卷一二〇 · 桓彥範傳》:“如普思等方伎猥下,安足繼蹤前烈。”

蹤的兩岸詞典解釋

zōng ㄗㄨㄥ

詳細解釋

腳印;足跡。

失蹤、行蹤、無影無蹤。

蹤字的翻譯

footprints, traces, tracks

Fußabdruck, Fährte, Spur

trace, empreinte

ショウ シュ あ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