蹯字的意思和解釋

fán

⾜部 共19畫 左右結構 U+8E6F CJK 基本漢字

三級漢字 通用字

⾜ 部

19 畫

12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2512121343123425121

fán

faan4

6216.9

U+8E6F

E8B9AF

RMHDW

KHTL

蹯字概述

〔蹯〕字拚音是(fán),部首是⾜部,總筆數是19畫

〔蹯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𧾷番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蹯〕字倉頡碼是RMHDW,五筆是KHTL,四角碼是6216.9

〔蹯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E6F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6463,UTF8:E8B9AF

〔蹯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三級字表中。

蹯的意思

fán ㄈㄢˊ

基本解釋

獸足掌。熊~。

詳細解釋

名詞

1.形聲。從足,番聲。本義:野獸的足掌。

2.同本義 。

熊蹯(熊掌)

paw;

3.獸跡。

願食熊,不獲而死。 《國語 · 楚語》

虎蹯(虎足跡)

beast' s track;

蹯的越南字釋義

同“𨄠”。

蹯的國語辭典解釋

fán ㄈㄢˊ

詳細解釋

獸類的足掌。

《左傳 · 文公元年》:“王請食熊蹯而死,弗聽。”《戰國策 · 趙策三》:“人有置係蹄者而得虎,虎怒,決蹯而去。”

蹯的兩岸詞典解釋

fán ㄈㄢˊ

詳細解釋

《書》獸類的腳掌。

王請食熊蹯而死,弗聽(《左傳‧文公元年》)。

蹯字的翻譯

an animal's paws

patte de plantigrade

ハン フン ボン ブン